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694:二十年謀一計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694:二十年謀一計

賢妃小名阿桐,這名字還是皇子府的管事嬤嬤取的。

皇後當年隻是幫了賢妃一次,一晃多年,賢妃對皇後一直忠心耿耿,這顯然超過了一般的「報恩」。

皇後年輕時或許不懂賢妃對,深宮寂寞,催生出許多男之外的陪伴,年輕時不懂,現在什麼都懂了。

但那又如何?

一個全心崇拜著皇後,信賴著皇後,願犧牲自己親兒子的利益,都要幫皇後達心願的人,皇後又有什麼理由去討厭?

賢妃說得對,苦日子都過去了,蕭毓仲臨死之前還以為他贏了,帶著得意咽氣,等去了地下,才知道他費心算計來的皇位,到了並無緣關係的懷謹手中,該是多麼怨氣滔天呀!

這個局,皇後花了整整二十餘年。

那一年,皇後的親兒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孩子在皇後臂彎中咽氣,蕭毓仲上說著期待著孩子,卻在嫡長子降生後,忙著抓手中的權利。

嫡長子的降生,帶給蕭毓仲的隻有兩個好,一是加強了蕭毓仲和顧家的紐帶,二是向朝臣和宗室們證明,蕭毓仲是能讓人誕下子嗣,除此之外,這個孩子對蕭毓仲毫無意義。

蕭毓仲對嫡長子的畏懼,大於期待。

自己行為不正,明明仰仗顧侯,又怕顧侯有了嫡親的外孫,會棄大扶小,讓剛生產的皇後獨自麵對後宮爭寵……孩子的夭折,有一大半原因就是蕭毓仲的漠視,被那些蕭毓仲登基後納進宮的妃嬪抓住了機會,一場風寒,就能奪走小孩子的命。

孩子夭折了,蕭毓仲才假惺惺哀痛。

轉頭,吳氏就被查出有孕,蕭毓仲又要當父親了,哪裡還記得剛剛夭折的嫡長子。

當然,吳氏第一次有孕也沒保住,並不是皇後的手,是其他妃子不想讓吳氏生子。

Advertisement

吳氏著實厲害,調養了一年後再次有孕,生下的就是後來的大皇子,吳氏本人因生育有功,被封為淑妃。

皇後冷眼看著,蕭毓仲是真心疼「大皇子」,吳家和顧家不同,蕭毓仲要指著顧家幫忙,卻能對吳家施恩,在淑妃麵前,蕭毓仲更有帝王的氣概!

那時候,皇後和蕭毓仲已經生了嫌隙,或者說在蕭毓仲登基前,皇後就已經被蕭毓仲的侍妾們鬧煩鬧疲了。

真正斷,還是蕭毓仲開始對顧家人下手。

皇後試圖挽救過顧家,卻以失敗告終。

顧侯早早察覺到蕭毓仲的涼薄,委託心腹將孫子帶離京城養,為顧家保留脈——顧家男丁死在了戰場上,不是因為打敗仗,是因為大後方故意拖延,潁川侯一個人可不敢那麼做,吳家對付顧家,都出自蕭毓仲的示意!

皇後徹底死了心,發誓要報復蕭毓仲。

把侄子變兒子,讓顧家人去繼承蕭毓仲的皇位!

這個瘋狂的計劃,隻靠皇後一個人辦不到,還需要人配合,賢妃就是配合皇後施行計劃的人。

小孩子時記憶並不深刻,顧侯把長孫託付給忠婢和江湖俠義之士養,皇後想要給孟懷謹上製造個「胎記」並不難。

不僅要製造個胎記,還是適時讓別人瞧見胎記。

胎記貫穿了孟懷謹的長痕跡,皇帝派人去調查,旁人仔細回想一下,發現孟懷謹手臂上的確早就有「祥雲」。

這個計劃最難的不是種種安排,而是長達二十年的忍耐。

什麼時候是最好的時機,皇後要忍,賢妃也要忍。

皇後不問宮中之事,賢妃在宮裡當起了形人。

蕭毓仲寵幸過賢妃一段時日,賢妃忍耐到自己有孕,生下三皇子後,再也不想奉承蕭毓仲,才讓自己失了寵——賢妃和其他嬪妃不一樣,既不喜歡蕭毓仲本人,又不在乎蕭毓仲賜給的榮華,一心隻為皇後著想,得寵時經常在蕭毓仲麵前替皇後說好話,蕭毓仲就算不寵了,倒是一直很相信

Advertisement

因為蕭毓仲沒辦法想象賢妃對皇後存在著非同一般的愫,從他是視角看去,賢妃一直都恪守本分,在潛邸時殷勤侍奉主母,進了宮還對皇後發自心恭敬有加,哪怕皇後已經失寵,都不改初心,自是宮裡罕見的老實人。

這樣一個老實本分的賢妃,偶然見到了孟懷謹手臂上的胎記,失口嚷了出來,完全符合賢妃這麼多年的「人設」。

蕭毓仲肯定會調查,可不管怎麼調查,證據都會導向孟懷謹是皇後兒子這一事實。

至於皇後為什麼要以「早夭」的名義將孟懷謹送走,蕭毓仲有自己的理解。

皇後未出嫁時,名滿京城,蕭毓仲雖然摘下了這顆明珠,總懷疑皇後並非真心他,隻是當年發生了一些事,讓皇後不得不嫁給他,他懷疑皇後心儀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給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蕭毓仲就是這麼一個自卑又自負的人,皇後嫁給他多年,算是了他的格。

皇後否定,賢妃認定,蕭毓仲自己又讓人調查,到了蕭毓仲臨終前,百分百相信孟懷謹是他兒子,將皇位名正言順傳給了孟懷謹!

沒有篡位。

沒有流宮變。

權力的接是如此平緩順利。

有的是兩個人在深宮相扶相持,用二十年時間做出來的大事——蕭毓仲有何了不起,蕭毓仲能奪位,們也能,們還做的比蕭毓仲好!

賢妃雙眸奕奕有神,皇後忍不住笑起來:

「先帝都沒了,我哪需你伺候,以後你我二人在深宮裡作伴,等到我死後,是萬萬不會和先帝合葬的,在我的陵寢裡,必有你一席之位。」

帝後合葬,是伉儷深。

後妃合葬,是先帝妻妾和睦的證據,宗室和朝臣都不會反對。

Advertisement

賢妃笑彎了眼。

小婢已經不年輕了,眼角有皺紋,但一直初心不改。

隻要有娘娘在,在潛邸和皇宮都沒差別,將來還能葬在娘娘陵寢中,對賢妃來說亦是人生的圓滿。

至於親兒子蕭雲斐,賢妃不是一點都不,但蕭雲斐越長大,越像令賢妃討厭的蕭毓仲,賢妃對這個兒子是又又抗拒。

娘娘說,父母之子,則為之計深遠,問過賢妃想不想讓三皇子蕭雲斐繼位,是賢妃自己拒絕的。

讓蕭雲斐去山東封地,則是賢妃自己求來的。

隻要有娘娘在一天,蕭雲斐就不會有事。

賢妃現在唯一有點擔心的,是蕭雲斐的正妃嘉。

嘉可不像是一個能安心過日子的人,有嘉在一旁攛掇,蕭雲斐不會甘心留在山東做魯王。

等過一段時間,再問娘娘討個主意吧,現在要理先帝的喪禮,還有新君登基,娘娘且有得忙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