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每一任一品妃中都有一位涼州州牧族和寧州州牧族。小說族文學網
不同于涼州戰事紛擾鮮有當地顯貴,州牧大多都是親皇黨,也更被皇帝看重——單看皇帝許了涼州州牧之黃氏貴妃之位,而寧州阮氏之屈居淑妃之位便見分曉。
寧州偏安一隅,本土鄉紳不知凡幾,其中以阮家為最。
寧州州牧自開國后便有數任是阮氏出,當知寧州州牧是被本土鄉紳一舉推選出來再由皇帝定奪可見阮家在寧州府的地位和底蘊。
可現在,大水沖了龍王廟,竟然在寧州本地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蠻族盜匪攻破了阮家主屋,又殺又搶還燒了祠堂。
這是意外嗎?
如果能出這樣的意外,那阮奇峰這個州牧也白當這麼些年了!
朱定北毫不懷疑這件事是有人故意為之。阮家主屋那是什麼地方?就如同廣州寧府對整個寧家的意義一樣,那是寧家的基所在,沒有重兵把守也是郡守看護的重中之重,盜匪洗劫誰家也不可能上阮家打秋風。
但這件事實實在在發生了,沒有幕后黑手誰相信?
況且他們手時又是什麼時機?
寧州駐軍正和盤越、撣國打得如火如荼,蠻族本也只是他們兩方請來的援軍,不是火力集中點。可現在蠻族犯下如此大不違的惡行,反而激起寧州與蠻族的怨恨,讓寧州人全力剿滅蠻族。蠻族人又不是傻子,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致,他們怎會與寧州軍正面對抗。
但是,到底是誰把用了蠻族盜匪這把刀?他們的目的有是什麼?
與阮家有私仇要報復,還是想讓寧州戰事推向某個極端以圖謀取什麼?
太多的疑問在朱定北腦中閃現,他下意識地敲擊著桌面,如玉的面容一派深沉。
寧衡道:“陛下也在查證,眼下還未有確定的消息。”
他這句話告訴朱定北兩個信息,一是皇帝對此不會罷休,二是這些人行蹤莫測就連寧家也麼抓到他們的尾。
朱定北想到皇帝老兒滿臉沉又無可奈何的模樣,不由樂了聲:“陛下這兩年肯定高香沒燒夠,這一個兩個的都和鉆地的老鼠一樣,時不時冒頭來咬他一口,偏偏他連老鼠是誰在哪兒都不知道——”
朱定北的話音驀地一頓。
他突然擰起眉頭道:“這群老鼠,不會聽命于一只鼠王。”
這幾年不確定的事發生的太多了。
頭一件就是盜取國庫存銀堂而皇之換了劣銀的人。此后接二連三也有一些讓人捉不的奇事發生,現在又有蠻族被人指使燒毀阮家主屋一事,雖然這些事之間彼此沒有任何關系,但這麼多偶然反而讓人生疑。
作祟的,也許從來都只有那麼一方人。
寧衡:“或有可能。”
他沒有把話說死,雖然朱定北的猜測幾乎沒有可能發生,但也并非絕無可能。
“寧州那邊現在得很,阮奇峰帶病理政,駐軍死守邊防,但還是不斷有麻煩事發生。單只這兩個月,寧州府便有多起民憤暴發生,府安無能,反而有二三個府衙都被暴民攻破,占為己有。”
聽到寧衡這麼說,朱定北不由睜大了眼睛。
當初就算鮮卑府搞出那麼多民不聊生的事,有的鮮卑民眾也未做出擊打府鳩占鵲巢的事。
因為這是不可挽回的過失,就算府有錯,鎮之人就算會還百姓一個公道,這些起頭之人也必死無疑。否則,任何人有不滿就敢殺進府衙,這是對皇室統治的挑釁,擰一歪風的話,朝廷還拿什麼管理民眾?
往深想,這種行為無異于謀反。
朱定北忙問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以至于寧州出現如此暴。
寧衡的答復卻讓他意外而毫不驚訝。
“貪賄,占地,侵財。”
這三項,是貪污吏慣犯的幾個罪行。想當初鮮卑府甚至有屠殺民眾的行為發生,但也沒有到這個地步。想必正如朱定北之前所考慮的那樣,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借蠻族的屠刀攪弄風云不說,還煽民眾,反了府衙。
朱定北凝眸沉思,半晌才了拇指指骨問道:“匈奴與羌族的戰事可有變故發生?”
不錯,羌族目前沒有趁著寧州府一片時渾水魚,就是因為在西北之地與匈奴發生沖突引發戰事。有匈奴一戰,又有涼州軍虎視眈眈,匈奴才會等著寧州這塊被燉了在尋機搶奪。
而羌族和匈奴之所以起戰,是因為匈奴王親政之后的一個決定。
——攻占烏孫國,吞并車師部落。
車師部落地理位置特殊,南邊是大靖涼州,東面是匈奴,以西是羌族。
正是因為三方軍力相當,誰也不肯讓對方占據車師部落,才讓車師部落在夾中生存下來,除了與北面的烏孫國屢有之外,一向相安無事。
但誰也沒料到,在四個月前,匈奴毫無預兆出兵攻打烏孫,在烏孫國毫無準備之下,在短短半個月時間便覆滅烏孫,占為己有。
烏孫國只是一個彈丸小國,國土面積還比不過大靖最小的兗州。
但再小也是塊,羌族和車師部落都已垂涎已久,可沒想到一個沒留神就被匈奴人吃進里里!
更令人發指的是,匈奴攻占烏孫國之后還不滿足,還揮軍南下直指車師部落。
要不是烏孫國的淪陷給了車師部落警示,恐怕車師部落未必能在匈奴手中撐到羌族發兵。
要論烏孫國被占,最惱火的當屬羌族。烏孫國雖然沒什麼分量,但和車師部落同樣在三方勢力的夾中求生,還屢屢遭車師部落的擾。但抵不過烏孫國盛產金礦與鐵礦。
懷璧其罪,這也正是烏孫國被多方覬覦的原因,好在烏孫國皇室也不蠢,沒有將金礦和鐵礦藏著掖著,反而大肆宣揚,引來了大靖、羌族和匈奴這些勢不兩立的勢力關注,在他們爭鋒之中存活下來。依靠每年這三方勢力進貢鐵礦金礦,艱難地維持住了一方水土的安寧。
現在烏孫被匈奴收囊中,連個招呼都沒打,其他兩方人能容忍嗎?
不能。
那麼結果只有一個,打!
烏孫國皇室發過來的求救信不正是最好的出師理由麼?
到最后烏孫國鹿死誰手就各憑本事了,至于不知道躲在哪個里逃命的烏孫皇族他們誰也沒放在心上,反正到時候誰勝了烏孫國的金礦鐵礦便算誰的,至于誰給他們看管這些寶貝——唔,貪生怕死的烏孫皇族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由此,西北一代的戰事便打響了。
羌族兇殘,匈奴蠻橫,大靖自詡是斯文人,除了在這場戰事中出手把烏孫皇親貴族都接涼州“保護”之外,并沒有大軍干涉戰事,隔岸觀火。
天下局勢如此,著眼在寧州府的之上,便讓人不能不多想一層了。
若是羌族和匈奴在戰局中能保持不相上下的平衡最好,若是哪一方于弱勢,反而對寧州府的局勢不妙。
若是匈奴不低,以羌族人大包大攬的生,一定會派兵境寧州。若是羌族敗了,他們更可能直接轉了風頭打向寧州,以此讓大靖出兵幫他在烏孫一戰上奪得勝利,并瓜分得更多的烏孫金鐵。
寧衡想了想:“并無變故,倒是車師部落也向涼州求救,請咱們接納戰爭流民。”
朱定北彈了彈手指,意味不明地笑了聲,而后斂眸道:“這件事我會請五叔看著,寧州府的事卻是刻不容緩。”
原先寧州和西南兩國開戰時朱定北并未放在心上,不管是今生還是前世,寧州府的邊境便有安寧的時候,否則寧州的戰略地位也不會僅次于涼州。只是他沒想到,會出現民眾暴的事。這是前世從未聽說的,所以朱定北才有猜測,這件事的幕后黑手與盜換存銀的人是同一批人。
因為,這些在前世未發生過的,讓皇家和他同樣頭疼的事在李家覆滅之后爭相冒出頭來,讓朱定北無法相信這僅僅只是巧合,而不是某些人刻意安排的局。
寧府在寧州的產業多也到牽連損失慘重,所以寧衡對此十分關注,此時見他若有所思,便低聲道:“陛下已經派出欽差,帶著軍印可隨時調益州軍支援寧州。戰事平復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民間暴……但愿欽差能夠安住事態。”
“皇帝派了誰去?”
寧衡說了兩個人名:“右相甄飛河,軍機葉慎仁。”
朱定北聽得是這兩個人便稍稍安了心。甄右相的能力毋庸置疑,葉慎仁亦是軍機一品大臣,未回京榮養之前也是一方大將,也得住局面。
他嘆了口氣,前些日子他一心撲在太.祖帝后留下的寶藏上,對其他事多有疏忽,往后卻不能再如此了。
這世間之事牽一發而全,也許哪一天他的疏忽便會讓朱家軍陷無法預料的危局之中,耳聽八方眼觀四路,這八個字他須得謹記于心。
關注寧州和烏孫戰事的朱定北在廣州寧府中,靜待董明和和錢悔的到來。
沒想到,在他們順利抵達廣州換防之前,寧家又發生了一件禍事——
南海郡青蒼城降天火,燒了一街商鋪!...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298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