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耽美BL 寧為長生 183.以軍養民

《寧為長生》 183.以軍養民

第一百八十三章

朱振梁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或者說,朱家的教導讓這些鐵男兒都守得住本心,不曾無端生出不該有的野心。小$%^說^族^文*學$網

便是鮮卑府駐軍惹下這麼大的麻煩,他頂多想著將這些人全部打殺了,等打完仗讓皇帝換一批駐軍進駐鮮卑,卻從未想過將鮮卑各郡駐軍的軍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皇帝把咱們朱家軍一分為二,打得是什麼鬼主意我不說你們也知道。要讓皇帝讓出軍權,嘖,除非他接著瘋。”

朱振梁道。

朱征北則有不同看法:“阿爹,所謂事在人為。何況這一次大家有目共睹,那些王八都干了什麼好事。哼,這些人是骨子里徹底歪了,換再多的主將看管都沒用,要是到我手里,先給他們下一層皮,好讓他們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這一次鮮卑駐軍的所作所為,讓這位年將軍暗恨于心,就算皇帝不給軍權,他也絕不會讓這些人好過。皇帝將朱家軍一分為二已經自食苦果,現在所有人都該看明白了,邊境上下難以統一將會帶來的惡果,就算朝廷想姑息養,他們還不愿意呢!

朱定北笑了,“阿爹阿兄你們想什麼呢,朱家軍的軍權夠大了,別人家的咱們拿到手也沒用。”

見兩人沒有領會到自己的意思,朱定北便將話攤開了說。

“以前有人問我鮮卑府能有什麼獨到之可以供養起一州之人,我當時便想以軍養民。”

朱振梁同長子對視一眼,兩人俱都洗耳恭聽。

“從前鮮卑人也不富裕,但為什麼盤踞大靖國境外數百年我們都久攻不下,便是朱家軍全軍而出也用了十年才把他們打服了,他們憑借什麼?”朱定北道:“我們都知道,那是因為鮮卑人同如今的匈奴羌族一樣,民風兇悍,全民皆兵。但為何到了大靖手中,咱們便要將這一塊虎狼之地馴服放羊之所?”

Advertisement

朱振梁眼睛一,急聲道:“長生的意思是,要在鮮卑府養兵?”

這麼說著,他驀地一拍桌子大笑道:“妙啊!”

虎狼之地被他們當放羊之所,多人還為此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立下了千古奇功,卻不知道,這個做法太蠢了!明明就是將寶珠當做了魚目,本是浪費啊!

鮮卑府在鮮卑人手中的時候能夠經營一方霸主,沒道理到了大靖手上就了一片荒土。朝廷那些吃飽了撐著的文日里見天地議這個事論那個非的,怎麼就沒人有他兒子這樣的聰明腦袋瓜子,想到這樣實在的解決辦法呢!

他火熱地盯著兒子催著他繼續說下去,自己閉不再

朱定北被父兄的眼神看得一愣,要知道以前他阿爹很是能擺為父為帥的威風,他在軍中時雖也時常被他們夸張,卻從未被他們依賴過,反而都是他們在自己前遮風擋雨。今時今日才到,自己為他們的擋雨人,心中一時喜不自勝。

他咳了一聲,住心頭喜悅,這才道:“阿爹,打了這一場仗,皇帝和朝廷百應該都看到了我大靖軍中的兩極分化。除了涼州駐軍和咱們朱家軍,其他各州就連寧州軍的兵力比起羌族匈奴簡直不堪一擊。這些人安逸日子過太久了,也沒經歷過戰事,皇帝縱然有心整頓,但天下哪里有這麼多仗可打,連戰場都沒上過,這些人又算哪門子的兵?”

朱定北話中怒其不爭同樣也為之憂心不已,大靖的人口已經到了巔峰之態,許多農戶人家都養不活家中孩子,這些人要謀生路,大多只有兩條路:一是從軍,而是落草為寇。

大多數窮苦良民在有別的選擇之下自然都不愿意匪當賊,這也是大靖現在軍中人數越來越多的原因。

Advertisement

雖然在先帝年間便已經出臺政策嚴格控制從軍伍的人數和條件,但基數過大,裁減編制也無從下手,便也只能養著這些士兵。但所謂養軍千日用在一時,他們若是都沒有上戰場的機會,那還養著干什麼呢?沒有戰的危機,安逸二字,才是大靖州軍最大的禍端。

“不過,鮮卑府就可以作為大靖兵士的馴養地。鮮卑氣候使然條件艱苦,又多食,所以養出的格才會比大靖人健碩。況且,鮮卑和匈奴羌族人從前能夠有如此蠻橫的軍風,正是因為他們部以武力為尊,逞兇斗狠,這是他們保持戰力的辦法。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那我們為何不能學?”

大靖文武并重,但說實在的,在朱定北看來州這些武人也都是銀樣镴槍頭,全是貨。他們講究禮數,起手來也是扭扭顧慮重重,這樣下去,遲早全了文人的口中餐。

一般大國立國之后為重休養生息,都會從文治手,漸漸演變重文輕武。

大靖能夠撐這麼多年還文武并重,便是因為開國皇帝十分注重軍力,祖訓流傳下來給了軍伍之人保駕護航,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但再這麼下去,遲早也要被歷史同化。

“咱們不要軍權,又不造反拿一塊鐵牌子干什麼?”朱定北撇了撇,語氣不屑,“但咱們可以為皇室養兵。”

“朝廷不是頭疼沒辦法裁兵嗎?州各州皆有幾十萬的駐軍,那些人除了吃空國庫,什麼用場都派不上,多余的軍力以前沒辦法安置所以裁不下來,可是現在鮮卑府這麼大塊的地方,還容不下他們?”

朱定北說到這里,朱振梁和朱征北都差不多明白他的計劃了。

Advertisement

朱征北見老子沉溺其中,便先道:“現在陛下的軍策上便有五年換防之說,這些人如果真到了鮮卑到我們手上代為管教,那五年便有些長了,三年就足夠。可是,大軍遷軍換防也是勞民傷財的事,而且,等把他們養出來了,又能把他們放在何?”

皇帝是肯定不愿意讓朱家軍教導出來的兵還留在朱家軍眼皮子底下的,可是要州駐軍換就很難實施,否則以皇帝幾年前整頓軍風的魄力,不會止步于讓主將和監軍更迭替,而沒有大軍。況且,大靖州安逸對于大靖軍的問題就還在那里,這些兵練好了,又該如何安置呢?

總不至于練了兵,又將這些訓練好沙場良將放回州去“養老”。

朱定北目贊賞,比起他們的父輩,兄弟倆肚子里還都是有些彎彎繞繞的,第一時間看到了要害。

“不錯,這些人后來的安置問題不容易,不過麼,阿兄認為,咱們大靖能不能養得起戰爭?”

朱征北愣住,朱振梁則開了嗓子驚道:“你是想對匈奴羌族開戰?”

要安置這些兵,讓他們有用武之地,最簡單也最艱難,就是讓他們全都上戰場。沒有那麼多仗可打?那就發起戰爭。

這個想法,太瘋狂了。

朱振梁擰眉:“打戰太勞民傷財,州的百姓還好,但四境百姓怎麼辦?讓他們這種無妄之災,有違天和。”

大靖立國這麼多年,鮮有主挑起戰事的時候,因此這些地盤,大多數都是太.祖皇帝打下的江山,新納版圖的除了淪為流放之地的州,便是現在不知該如何建設的鮮卑府了。

朱征北則道:“阿爹,匈奴和羌族時刻都對咱們虎視眈眈,就像讓大靖裂土而分。但咱們為什麼就不能主對他們出手瓜分他們的地盤?打仗誰還講究禮義!再說了,開疆擴土才是我們軍人該做的,不然以咱們大靖現在的格局,再不彈遲早要。”

Advertisement

不是所有人都和朱家軍一樣沒有野心,那些州兵,沒有對上外敵,就像添。這里頭不知道有多為像李家軍那樣的想要謀奪天下的野心之輩的走狗呢。

再不給這些州軍找點事做,讓他們嘗點苦頭,他們閑下來就該為禍鄉里了。

對于朱定北的建議,他十分贊同。

打仗怕什麼?就算他們不主開戰,那邊境的百姓就不用苦了?

錯!

他們現在正在之苦。區別只在于,發起戰爭的人。

邊境人都有這樣的覺悟,忍了這麼多年外敵強加在頭上的流離之苦,他們心中難道就沒有反抗之意嗎?要是大靖主滅了這些欺凌在他們頭上的敵人,那才拯救他們呢。

再說什麼勞民傷財,反正這些士兵不打戰,大靖都得養著,既然糧餉供應的份額都在那里,讓這些人上戰場還是把這些人喂飽了當大爺,該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朱振梁張了張口,沒再說反對之詞。

朱征北則擔憂道:“就是不知道皇帝有沒有這個魄力了……哎,不過這件事由咱們提出來,皇帝就是心恐怕也不想辦。”

朱定北聞言笑了。

當然不是由朱家軍提出來,為朝廷分憂解難的自有人在,何必他們越俎代庖呢。

2987805.html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