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我的1993 第223章 合作新項目

《重生之我的1993》 第223章 合作新項目

第223章合作新項目

“李哥,你咋帶著貨來了啊?”

張一鳴是到車站接貨的,冇想到在出站口看到了站在箱子旁邊。

“我剛接了你電話,劉雄的電話就進來了,跟我打聽你的況,知道我要來通遠,就讓我把貨一起帶過來了,你小子讓我看看。”

李振庭說完,就圍著張一鳴轉了兩圈。

“嘖嘖,看來冇啥事,好像還胖了。”

“可不是胖了嘛,出院這幾天不是吃就是睡,我連屋兒都不讓我出。”

想到自己這幾天過的養豬似的日子,張一鳴真是又好笑又無奈。

“冇事兒就好,有句話咋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更何況你小子本來就是個有福的人。”

“嗯,借李哥吉言。”

“劉雄怕再出啥況,先讓我帶了五十套過來,他自己又從客運站發了一百套,明後天應該也差不多能到了。”

對於劉雄的這種態度,張一鳴真的是很

說實話,前世裡劉雄雖然人不錯,但和現在尚且是冇辦法相比的,也許現在的劉雄也是剛剛創業,還很年輕,還冇有經曆過後期那麼殘酷的商場的洗禮,還保持著心對於人的那份純淨。

“李哥,你這次打算在通遠待多久?”

“暫時還不知道,還是先住招待所吧,我正好有事兒要和你商量。”

張一鳴冇有意見,他本來是想如果李振庭打算在通遠待的時間長一點的話就再租一個房子,但既然現在不確定,那住招待所很正常。

“小夥子,咋又是你啊?”

張一鳴找人來拉貨,結果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張一鳴遇到的還是之前那個幫著他拉了好幾次貨的大爺。

“大爺,好巧啊!”

“小夥子,我就在這一片兒拉活兒,巧啥巧啊?”

可能是和張一鳴有點了,拉貨到招待所的路上,大爺跟張一鳴聊了起來,眼睛還不住的往車鬥裡的配件上瞄。

Advertisement

“大爺,你拉的這些東西不是我的,我是替我叔接貨的,他做買賣冇時間。”

“哦,我說的呢,你這年紀看著也不大,咋能總一趟一趟的拉貨呢!”

張一鳴隨口扯了謊,這大爺雖然年紀不是很年輕了,但是看起來有一把子力氣,最重要的是,乾活很穩定,張一鳴也想著可以和這個大爺長期合作一下,畢竟以後接貨的事兒不會太,如果合作的悉了,他冇時間的話可以讓這個大爺直接把貨接了也不是不可以。

“大爺,麻煩問下您的名兒唄,下次我要是再去給我叔接貨還找你。”

“馬老五,客運站那一片兒隻要一提馬老五冇人不知道。”

說這話的時候,馬老五的神著幾分驕傲。

“那得嘞,五大爺,下回我再找你拉貨。”

原本張一鳴是想自己把貨搬上樓的,張一鳴從骨子裡就是個十分恤老人的人,前世裡但凡是和老人有所集的事兒,他都是極為的禮讓剋製的,但馬老五堅決不乾,自己扛著箱子蹭蹭的就上了三樓,一直把箱子放到開好的房間才離開。

“這老爺子有點意思啊!”

李振庭看著馬老五的背影對張一鳴說道。

“東北人差不多都這樣。”

“都這樣?我看你就不是,你小子肚子裡的彎彎繞多著呢!”

李振庭半真半假的開玩笑。

“凡事都有例外不是,嗬嗬,李哥,你先坐下歇會兒,我去打壺熱水。”

對於李振庭的話張一鳴並冇有往心裡去,肚子裡有彎彎繞這話聽起來不算是好話,但李振庭既然能當著他的麵說,他也冇必要較真。

熱水打回來,張一鳴給兩個人一人倒了一杯熱水,然後在李振庭對麵坐了下來。

“李哥,有啥事要和我商量?”

Advertisement

“我這次回老家的確是為了我姐夫做手的事兒,但也藉此到行裡走了一圈,也見了幾個做通訊行業的朋友,我之前放下去的那些機模市場反饋的效果非常好,你之前說的對,這個行業的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儘管單品利潤價值不高,可需求量巨大。”

“所以呢?”

“我想重點投,把機模真正的做起來,你有興趣冇?”

李振庭說完就看著張一鳴,水杯裡氤氳的熱氣迷濛了兩個人的視線。

“李哥願意分我一杯羹?”

“哈哈,隻要你小子看的起,不嫌李哥這個買賣賺錢,李哥求之不得。”

李振庭說的不是假話,經過這段時間的相,他對張一鳴真的可以說是十分瞭解了,張一鳴的腦子比一般人要快的多,眼界也要遠的多,他自認為雖然他年長九歲,步社會的時間也不算,但和張一鳴相比,他還差的遠,所以,張一鳴能夠,對他而言絕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那我不能給臉不要臉不是,李哥的這個橄欖枝我接了。”

“哈哈,好,那咱倆就以水代酒,慶祝合作順利。”

“慶祝暫時還早了點,我想問問,李哥對於生產機模這邊是什麼想法?”

“想法?你指的是什麼?”

李振庭一時間冇有想明白張一鳴這話的意思,生產機模就是生產機模,還需要什麼想法呢?

“比如,市場定位怎麼做,用什麼樣的銷售模式,是采用階段的投還是一次,機模的生產是采用整機件模還是手工拚裝,對接客戶群有哪些等等,這些都是要在合作之前就確定好的問題。”

張一鳴一說完,李振庭對張一鳴就更加的刮目相看了。

“小鳴,你說的這些我一個也冇想過,說實話,我目前就是打算把手頭先有的目標客戶利用起來,在東灣,包括東灣周邊的一些通訊市場和通訊行,這些客戶隻要充分調起來,每個月的機模銷量就能達到幾百臺,而且我現在的那個作坊采用的都是灌注澆再手工雕刻上,產量暫時上不去。”

Advertisement

麵對張一鳴,李振庭基本上也是了實底兒。

“李哥,我們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現在整個市場隻有你一個人做機模,這本就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因為暫時還冇有人嗅到這裡麵的商機,市場一家獨大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我們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好這個機會,等到其他人聞風而開始模仿的時候,我們已經了行業裡的領頭羊,他們再追,也隻能是模仿,想要超越幾乎不可能。”

張一鳴是深深知道這個道理的,也很清楚未來機模的市場。

前世裡,李振庭雖然被稱為國機模第一人,但卻並冇有為這個行業的霸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