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嫻告訴小和小,說是要去弄樹條子的果實做頭油,這兩個小姑娘也來了勁了,非要跟著。於是,五個孩子一起,都挎著籃子上山了。山上這樹條子很多,都掛著紅紅的果子。大家一起往籃子裡摘果子,冇多會兒,籃子裡就滿了。“咱們回去吧,回去我做。小姐、小姐,你倆看著,等著回去也這麼弄就行。咱們趁著現在有這個果子,多做一些,還可以送人呢。”
小和小也點頭同意了,於是大家回到佟家,玉嫻依舊按照那天的工序,做了兩瓶子的頭油,也放進去了花瓣。小和小都看明白了,兩人管玉嫻要了些花瓣,然後就拎著籃子回家了。“玉嫻,籃子明天還給你。”
玉嫻看看家裡已經有四瓶頭油了,能夠這些人用了,所以就不張羅著再去摘果子了。
進了八月,就開始忙了,玉嫻還是一文錢一斤收五味子,山葡萄也是一文一斤。大家自然是摘山葡萄的,摘的多嘛。於是玉嫻家就又開始了滿院子酒罈子的日子了。好在那批甸棗子的酒已經初釀完畢,過濾之後,就冇有那麼些了。院子裡搭的棚子,依舊還在使用,酒罈子放的滿哪都是。忙了幾天,秋收開始了,家家戶戶的都開始往家裡搶收糧食。
佟家今年的地多,荒地上長得也不錯,所以就更費功夫了。依舊是先收那二十畝好地,再收去年的那五十畝荒地,如今荒地的產量也不錯,隻比好地差了一點點。這七十畝地收完,有的人家也把自己家的地收的差不多了,就來佟家幫工。雲楓和雲樺冇能過來,因為他們倆還要給老爺子把地收回去。雲鬆還借給他們那頭小牛,往回拉糧食,佟家的那頭老牛,今年又下了一頭小牛犢。小小的,好玩,還在吃呢,也就冇讓老牛下地。那老牛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是那麼瘦,每天夜裡還總喚。
佟家往回拉地,用的是那幾匹馬。這馬兒到了佟家,就了耕馬了,都憋屈的乾著活。佟家的地一共收了將近二十天,這後來還是有人幫工,要不然,還得十天。玉嫻就說,這地看來就先種這些得了,家裡人手不夠,種多了,純粹是挨累。今年的雨水有點多,所以有的糧食上的不太好,不過總來說還不錯。豆子依然是先垛在那,過一陣子再打,玉米栓吊子,糜子、穀子、高粱全都收到糧倉裡麵。還有地瓜、土豆、南瓜什麼的,放的滿哪都是。佟家滿哪都是糧食,大家看著這些個糧食,從心眼裡高興。
中秋節因為收地,也冇有好好地過。方氏每天忙碌之餘,總是叨咕著二郎,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
好不容易把地全都收回來了,今年的蛤蟆也開始抓了。方氏今年給了玉嫻好多的布匹,讓用來擋蛤蟆趟子。今年的蛤蟆趟子,從自己家林子南邊開始,沿著江邊往南一直擋。當然,自己家的林子裡麵,那條小河的兩岸也是要擋的。於是,幾百匹布就這麼讓玉嫻給禍害了。這都是提前買的那種有點綃的布,就是留著來擋蛤蟆趟子的。
每天早晨,佟家人全家出,都去撿蛤蟆。撿的時候,把小的都留下,放進自己家挖好的池塘裡,那麼大的池塘,有多蛤蟆都裝得下。大的蛤蟆,就要留著穿起來,蛤蟆油了。現在方氏已經習慣了,那大針穿蛤蟆的時候也能麵不改了。
吳氏知道雲鬆家忙,早早的就過來幫忙,已經在佟家住了一個月了。吳氏把家裡的豬和都弄到了佟家來,大家順手就能餵了。看到這麼些的蛤蟆,吳氏也為兒家高興,手裡大針非常利落的穿著蛤蟆。“你說玉嫻哪裡來的那麼多鬼點子啊?竟然懂得這麼抓蛤蟆,雖說有點浪費布匹,可是這布能用兩三年呢,也劃算的。今年看樣子得比去年要多抓不蛤蟆啊,真好,就看這秋天的景象,滿哪都是一片收的紅火景。”
方氏也是越乾越有勁頭,這蛤蟆可都是錢啊。看樣子今年能比去年多出一倍來,那可是一萬多兩銀子呢,誰乾的冇勁頭?恨不得長八隻手纔好呢。“看來真的該買些人了,這麼是自己家的人,還真就有乾不過來。”方氏一邊說話,手裡也不停下。
“可不是,早就說了,你們到現在也冇買人。我看再過兩年,這攤子越來越大,你們還怎麼忙得過來,早晚都得買人的。”吳氏一邊乾活,一邊說道。“彆再等了,空買幾房人吧,彆把自己家人累壞了。”
“嗯,娘,我知道了。”方氏答應。
玉嫻他們抓回來蛤蟆就不管了,上山撿橡子去了。玉嫻不願意這點東西還掖著藏著的,告訴了小和小,讓他們家也都有空撿些,留著餵豬可是好東西。春桃那也告訴了,春桃如今已經懷孕五個月了,駿祥寶貝的不得了,恨不得每天都跟在屁後麵。當然不能讓春桃在上山撿橡子,所以駿祥就領著家裡的幾個弟妹,全都上山了。
今年一年的蝲蛄,大郎他們都冇去送,而是讓雲樺抓了送去。一來是大郎如今已經是嶽家的婿了,這麼幾百文的事,要錢不好。另一方麵,雲樺家裡孩子太小,還要負擔老爺子和秦氏的藥費什麼的,得有點進項。所以玉嫻就把這個活給了雲樺,他隔一天往鎮上送一次,也不耽誤乾活,一趟也能有幾百文的收。村子裡的人看著雲樺進鎮賣蝲蛄,也紛紛跟著效仿,可惜知道這東西怎麼做的人不多,賣的並不好。看來雲樺的這個買賣,還能掙上一年的錢就不錯了。
玉妍如今也做不小姐了。周氏要照顧老人,還要下地乾活,所以玉妍每天要做飯,洗服,還要帶駿祺。駿祺已經四歲了,倒是懂事的。每天在家裡,也不算太淘氣,玉妍還能輕快點。
秦氏的病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從能下地行走開始,就堅持著自己做飯。佟世嶸給把柴禾抱進來,幫著把火點著,然後秦氏慢慢地炒菜,做飯。雖然做的不是糊了,就是不太,可是這麼鍛鍊下來,如今右手也可以彈了。老爺子每天閒著的時候,都陪著秦氏出去轉轉,兩個老人,如今冇了錢財,反倒過得更踏實了。秦氏的子也完全變了,再也聽不到罵人的聲音了。每天笑嗬嗬的,看起來就是一個慈祥的老。農忙的時候,淑珍也得下地,老兩口就幫著看駿禮。如今駿禮也一週歲多了,說話還不錯的,會爹孃、爺了。長得虎頭虎腦的,一看就是健康的。
秋天的山林,五六,楓紅、柳綠、柞黃,這被稱為五花山。早晨起來,玉嫻他們就進山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層林儘染的群山,走在自己家的小河邊上。倒真有一種“紅葉醉秋,碧溪清塵”的覺。玉嫻走著走著,就不小心把這兩句話說了出來。
大郎回頭看看小妹,覺得這兩句話,跟眼前的景緻真的是太符合了。“小妹,說得好。”
玉嫻低頭笑了笑,也冇說什麼。到了蛤蟆趟子,大家就開始抓蛤蟆了。自己家的林子,就挑大個的抓起來,剩下的都留著,直接把蛤蟆扔過去就行,它們會自己跳到水裡的。最開始的這幾年,隻能這麼養了,等明年就會好些了,這些蛤蟆會在池塘裡產卵,以後就會越來蛤蟆越多的。“大哥,咱們明年還得再買些地,不是種,還要再挖幾個池塘,到時候,養蛤蟆,養魚都行。我那次往小河的上遊走了,上麵是泉水,湧水量很大,咱們也可以建一個酒坊。彆管酒麴的問題,這個我來想辦法。咱們釀酒,還可以把酒糟餵豬,豬糞又可以田。田養好了,糧食產量就高,這樣的話既不用擔心糧食多了賣不掉,也不用擔心餵豬多了冇有飼料。”
“小妹,你想的可真不錯,是啊,這樣的話,一舉數得。哪樣都不耽誤,真好的。”小三聽了,覺得絕對可以。剩下的人也很讚同。
“哥哥們,努力吧,咱們要多多的掙錢。趁著錢知縣這幾年還在雙甸縣,咱們得趕攢下些家底。如今朝廷裡風起雲湧的,誰也不知道以後的皇帝是哪個,萬一是個昏庸無道的,那百姓的日子可就難過了。趁著現在趕把家業支起來,到時候咱們也能好過點。”玉嫻低著頭,手裡不停的往袋子裡撿蛤蟆,遇到小的就直接扔過去。
大郎一邊乾活,腦子裡也在細細思索著玉嫻剛纔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無論什麼年代,隻有自己的實力雄厚了,才能站得住。如今佟家不用賦稅,這就是一大優勢,一定要利用好。即便將來的掌權者再有什麼反覆,佟家已經把財富積累下來了,也就不用怕了。想明白了這些,就覺得原來家裡的這點錢還真是不太夠用的,原來肩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