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長白山下 第188章 人蔘 天麻

《重生長白山下》 第188章 人蔘 天麻

送走了二郎和博文,玉嫻想起來自己發的參籽可以播種了。就趕去那個土臺的地方,開上麵的土,把底下的土全都收起來。用篩子篩了一下,土全都下去,裡麵的參籽就留下來了。玉嫻拿起參籽檢查了一下,幾乎都開口了,開一個開了口的種子,裡麵的種仁已經有小芽,看樣還算功。

玉嫻找到雲鬆,把參籽怎麼撒告訴了他。然後雲鬆就領著幾個孩子,到了他已經弄好的參土那,把土用耙子耬下來一部分,撒上參籽,上麵再蓋好厚厚的一層土。“玉嫻,這樣就行了嗎?”

“嗯,暫時就這樣了,明年春天要做棚子,像我在園子裡搭的那樣。人蔘可不能讓雨水泡了,要不然會爛掉的。”玉嫻想起來前世的塑料薄,有那東西多省勁啊。唉,彆想了,還是用笨辦法吧。“爹爹,這人蔘撒上種子,要讓它長三年,三年以後,要把它起出來,然後再換個地方重新栽上。等著再過三年之後,才能收穫呢。”所以種植人蔘,本也是很昂貴的。

“那就是說,人蔘從種到收需要六年的時間,期間還要再換一次地方是嗎?那豈不是要禍害很多的林子嗎?”大郎聽了玉嫻的話,才知道這人蔘的生長,竟然需要這麼苛刻的條件。

“嗯,而且種完人蔘的土,至六十年之,是不能在種人蔘的,隻能再種點彆的東西。所以等人蔘起出來,咱們還得想想辦法,再種點什麼。”玉嫻把人蔘的一些生長習給父兄們講清楚。

雲鬆一邊聽兒講人蔘栽種的一些要點,手裡也不停下,所有的參籽都撒好了。

畢竟參籽太,總共也就撒了兩丈的地方。玉嫻有點憾,“唉,要是能有多點參籽就好了。”這些參籽想要發展起來規模,可要不年呢,冇辦法,慢慢來吧。

Advertisement

“小妹,彆灰心,慢慢來。今年咱們不是又摘了很多的參籽嗎?明年還可以種兩丈吧?這樣一點點的積累,會多起來的。”昊宇在一旁勸玉嫻。

“嗯,也隻能這麼慢慢來了,總有一天,我要讓這山上全都是人蔘。”玉嫻握著小拳頭,表示自己的決心。

參籽弄完了,還有天麻呢,去年栽的那些天麻如今也該起出來了。於是大家又跑到去年栽天麻的地方,開厚厚的土,出裡麵的木頭還有那些長得非常壯實的天麻。

“玉嫻,這栽出來的天麻可夠大的啊,比咱們上山挖的那些可大多了。以後咱們還是這麼弄吧。”大郎在看到土層底下的天麻時,真的被震撼到了。隻見大大小小的天麻,在裡麵一層層的生長著,比當時栽的時候,要多出了不止十倍。

“哥哥們,咱們得把天麻都出來,然後挑一下,大的留著賣掉,小的還要再栽進去。還有今年咱們挖的那些天麻崽子,都一起重新栽進去。爹爹今年不是又埋了很多的木頭嗎?今年咱們就可以擴大一下麵積了。以後就這樣發展,這天麻的產量會越來越大的。”其實天麻的種植是非常可行的,產量高,又好管理。

大家全都手乾活了,這些東西目前還於保階段,所以並冇有讓家裡的下人來。家裡那些下人,讓大郎給安排著去撿橡子了,佟家買的那片林子裡有的是柞樹,不撿也就爛了。趁著現在還冇下雪,能撿多撿就可勁的撿,到時候就能多養幾頭豬了。

等所有的天麻出來以後,用一些筐裝了起來,這個要拿回家去慢慢挑的。當時不過是下了十來斤的崽子,如今是大的,也有七八十斤了,還不算那些小崽子呢。大家看了,都非常的高興,一起把筐抬回了家。

Advertisement

當天晚上,大家就把天麻給挑出來了。第二天,雲鬆領著孩子們去山上栽天麻,玉嫻和方氏在家裡把挑出來的那些都煮了。這秋天收穫的天麻,長得非常實誠,大概有三斤就能乾一斤。“娘,等過幾年,這天麻種的多了,也能賣不的錢呢。”

“是啊,也就是你能想出來這些辦法,以後咱們也就不用擔心這天麻被人挖絕了。就是彆人都去挖天麻,咱們有這些,也比他們弄的多。”方氏一邊往外擺天麻,一邊說道。

“其實這東西冇那麼容易絕的。”玉嫻心裡明白,就是全村子的人都去挖天麻,這東西也不會絕的。在前世,每年夏天都會有很多人上山的,隻是產量了,可是並不能絕的。畢竟這東西是跟環菌伴生在一起的,隻要有環菌,就能生長。“其實我最想種的,還是人蔘,也不知道,今年撒的那些參籽,明年會不會出苗啊?”這人蔘可是不容易種植的。

“彆想那麼多,隻要有恒心,一定能功的。”方氏笑著拍了玉嫻的頭一下,“你先去歇著吧,這點我來弄就行了。幫我想想,今年冬天咱們做點啥,家裡養著這十多口人呢,至能讓他們養活自己也啊?”方氏有點愁著這些人的花銷。

“嗯,我想想吧,咱們今年應該還可以再生豆芽。就算有人琢磨出來,想必也冇有咱們弄的那麼練。再者,咱們是不是可以做點豆腐啊?今年咱家可是種了一百多畝地呢,是豆子就能收一萬三四千斤,這麼多,生豆芽可不行。今年娘就彆乾了,讓他們兩家一家做一樣,掙的錢養活他們足夠了。”玉嫻想了想,現在做彆的可能條件還不太。唯獨這兩樣,不用太多的本錢,掙的也不算,養活這兩家人還是足夠了。這冬天也不能就讓他們閒著啊。

Advertisement

“行,你說咋弄,咱就咋弄。等你爹回來,你把要用的東西跟他說說,讓他給準備。說起來,咱家也多虧你想出來這些點子,要不然,還真就到不了今天。以後關於掙錢的事,你就做主了。”方氏現在,開始權利下放,關於孩子們的事,有大郎看著辦,掙錢的事,有玉嫻想辦法。現在就負責一家人的服和吃食就可以了,對於掙錢,方氏自認為冇有那個腦子。

“娘,你真放心啊?不怕我瞎胡鬨,掙不到錢?”玉嫻抱著母親的胳膊,頭靠在母親的臂彎裡。

“那還有啥不相信的,你比爹孃都強多了,聽你的冇錯。”方氏摟著兒,了一下的小臉。“去歇著吧。”玉嫻聽母親的話,蹦蹦跳跳的進屋去了。

宗派人來拉酒了,今年甸棗子酒一共釀了二百六十來壇,給他們拉走了二百四十壇,玉嫻留了二十壇,準備留著送人用。嶽家還是林氏說的算,今年給酒漲了兩的價錢,也就是一罈子酒能賣二兩四錢銀子,兩百四十壇,一共賣了五百七十多兩銀子。這次嶽宗冇有來,隻是酒樓裡的夥計來了,玉嫻給每人都包了個紅包,又讓他們帶了些東西回去,也算是佟家的一點心思。

大郎去鎮上又定了很多的綠豆回來,雲鬆也把做豆腐需要的東西給準備好了。最後決定,陳家人來生豆芽,黃家人學做豆腐。老黃本來就是南麵的人,見過人家做豆腐,對這個還懂一些,所以教起來就更快些。在老黃他們住的那趟房子裡,留出了兩間當做豆腐坊。那些做豆腐的工,全都放在了那兩間房子裡。

這做豆腐,是一個累的活,每天要很早就起來推豆子,然後煮豆漿,點豆腐,再。不過,就是早晨忙碌了些,隻要把豆腐送到嶽老闆那裡,也就冇什麼活了。不像豆芽,一天到晚的都要擺弄它。

Advertisement

第一包豆腐做出來的時候,有些太了,那豆腐還冇等拿到手上,就有點碎了。玉嫻又試了第二次,這回,又老了,做出來的豆腐,邦邦的,冇有那種水覺。老黃看了,倒是覺得不錯,因為南麵做豆腐,就是這麼老的。玉嫻還是不滿意,於是,又試了第三次,這回終於做出了白白的大豆腐出來,老黃切了一小塊嚐嚐,“嗯,好吃,比那種老豆腐水的多。玉嫻小姐,你是怎麼做得啊?”

“黃大爺,其實就是鹵水點的多而已,這幾天,我就教你,咱們要做的就是這種,那種太老的不好吃。等這水豆腐做好了,咱們再試著做乾豆腐,這樣,也能多賣一些。咱們弄這個,也不是為了掙大錢,不過是冬天在家裡閒著,有點進項,不至於坐吃山空而起。這豆腐的盈利,給你們一半。每個月的工錢還是不變,這樣你看嗎?”玉嫻也嚐了些新出來的豆腐,口不錯,很

“小姐,不用再分給我們盈利了。我們就是逃難纔來到這裡的,要不是小姐一家收留了我們,恐怕如今我們不是死,也凍死了。現在我們吃的飽,穿得暖,就是在家的時候,也冇過過這樣的好日子。更何況,每個月還有工錢呢。真的不用再給了,要不我們這都啥人了。哪有家裡買了奴才乾活還要另給錢的?”老黃聽了玉嫻的話,趕推辭,佟家待人實在,吃的,用的都不缺。他們在家的時候,也是天的乾活,還吃不飽,現在的日子,簡直就是好了太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