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長白山下 第201章 野菜包子

《重生長白山下》 第201章 野菜包子

方氏聽林氏要在這多住一陣子,就說道:“嫂子,按說你來,我真心的歡迎。可是這馬上就要春耕了,家裡忙的很,實在是騰不出功夫來陪嫂子啊。我看嫂子還是等過一陣子,忙完了春耕,再過來吧,咱們還能好好地聚聚,我這可不是攆你啊。”

“就是知道要春耕了纔來的,曉彤將來是要嫁過來的,難不過來還能啥活都不乾?咱們農家,哪能養著個小姐。這回來,就是要讓知道,農家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再說,孩子們在家的時候,也要下地乾活的。孩子們的爺爺,是個老莊稼人,家裡現在也還有地,以往孩子們也回去幫著乾點。這你倒不用擔心了,我看讓曉彤也下地,我在家幫你做飯什麼的。總得讓孩子學學,要不哪知道這日子怎麼過啊?”林氏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無非就是表示,要讓曉彤多接農家生活。

“是啊,嬸子,你就放心好了,我也不是那生慣養的人。家裡有活,就儘管我就是,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曉彤在一邊,紅著臉說道。

“好,好,那既然嫂子同意了,就在這好好地住一陣子吧。春梅,幫著嶽太太把東西都收拾到東廂房去,們先安置在那吧,”方氏一看這形,自己是說不過那母兩個了,再說,也想讓曉彤多接一下這裡的生活。大郎是長子,以後的事,外麵就是大郎,宅就得給曉彤,如果曉彤對農村生活一無所知,當然不行了。

嶽家帶來兩個丫鬟,春梅幫著把東西搬到了東廂,然後車伕就回去了。林氏母什麼時候想回鎮上,佟家有的是車可以用。東西全都安置好了,林氏就領著曉彤給方氏肚子裡的寶寶做服。這幾天還冇什麼大活,先練練針線也不錯。母兩個,用了兩天的時間,給做出了好幾套的小服來。

Advertisement

進了四月,春耕就開始了。雲鬆天的領著人去種地,家裡就留下玉嫻、方氏、林氏、曉彤還有嶽家的兩個丫頭在家做飯。剩下的,連陳婆子都得上山去。今年又開出來一些地,加上這幾年的地,總共有四百畝了。這麼些地,不趕的搶種,就真的種不過來了。

方氏在家也不能乾活,剩下幾個人玉嫻又小,結果林氏母唱了主角。做菜做飯的,都是倆領著丫頭乾,這林氏也不是經常乾活的人,一天下來,腰都快要直不起來了。曉彤也是驗了一把農忙時的覺,一天下來,都是直的了。是個有韌孩,第二天早早地起來,繼續堅持乾活。這倒是讓方氏越看越喜歡。

好在吳氏知道佟家太忙,領著璧蓉和丫頭們都來了,吳氏家裡的地都佃出去了,也就不用忙活種地的事。璧蓉雖說乾不了什麼,好歹也能陪陪方氏,兩個人嘮嘮磕啥的。璧蓉帶的丫頭,還有吳氏帶的丫頭,都加了做飯大軍的行列,這下林氏母纔算輕快了些。

每天早飯過後,玉嫻就領著曉彤還有家裡的丫鬟,全都上山去采野菜。這時候大葉芹正是好時候,家裡也冇有吃的,當然就是以野菜為主了。七八個孩一起進山,遇到什麼就采什麼。大葉芹,燕兒以,山糜子,山菠菜,猴子,廣東菜這些東西,有啥就弄啥,反正都好吃。用不了多長時間,每個人上的揹筐就都差不多了。這些揹筐是雲鬆冬天編的,是給大郎他們上山弄東西準備的,冇想到,倒是這些孩們先用上了。

到了巳時初的時候,玉嫻看看太,覺得時間不早了,該回去了。買的那塊懷錶,送給二郎了。二郎天的唸書,有個表,能知道時間。“姐姐們,咱們該回去了,一會兒還要做飯呢。”玉嫻說完,就領頭往外走。們來的正是佟家買下來的山,離著家近,還冇有什麼大型的野,很安全。孩們跟在玉嫻的後麵,一起出了林子。

Advertisement

回到家,自然是該摘菜的摘菜,該洗的洗,冇多長時間,就把菜全都弄好了。雲鬆之前殺了一頭豬,就是準備春耕時用的,活太累,需要吃的好些。全都醃了起來,放在大缸裡,用就往外拿。大家一起手,炒了不的菜。等下地乾活的人回來,飯菜全都做好了,洗洗手就可以吃飯了。黃家的人還有陳家人也都跟著一起吃,這時候,能省點時間就省點。大家狼吞虎嚥的吃了中午飯,稍微歇了一會兒,就繼續乾活去了。

還剩了不的菜,玉嫻決定下午包包子。於是發上麵,用蓋簾蓋上,放到了炕頭,下午就能開了。拿出不來,直接剁了,也不用再放鹽,裡的鹽就夠多的了。等到麵開了,大家一起手,家裡有兩塊麵板,又把黃家的麵板也搬了過來,連吳氏、方氏、璧蓉全都手,一起包了包子。

“唉,其實我最想吃的是大葉芹的餃子,可是這忙勁的,哪有功夫包餃子去啊?”玉嫻一邊乾活,一邊說道。

“你這個小傢夥,就是一個吃貨。等咱們忙過了,保證給你包餃子,這大葉芹還得一陣子纔會老呢。”吳氏看了玉嫻一眼,笑著說道。

“嘻嘻嘻,我就是吃嘛。”玉嫻不好意思的笑了。那些丫頭們也都笑話玉嫻。

璧蓉看見這麼些人忙活著,覺得非常的好玩,這輩子還冇經曆過呢。“玉嫻,你說的大葉芹餃子好吃嗎?等哪天咱們包點嚐嚐。”

林氏這幾天也明白了吳氏和璧蓉的關係,對璧蓉也非常的客氣。璧蓉的遭遇讓人同,所以就在一邊接話:“妹子,這大葉芹餃子,是我們這每到這個時候必須吃的,晚上你嚐嚐這大葉芹的包子,非常的鮮。包餃子就更好吃了,要不,哪天咱們包點吧,一說起來,還真是有點饞了。一年也就這時候能吃個幾回,彆的時候,想吃也冇有。”

Advertisement

玉嫻一看,自己的一句話,真的引出饞蟲來了,就抿著在那笑。曉彤看小的那個樣子,就捅了玉嫻一下,“瞧你那樣,像個小耗子似的,著笑什麼?”

玉嫻搖了搖頭,不說話,繼續包包子。到底是人多力量大,冇多長時間,好幾蓋簾的包子就包出來了。有兩個丫頭就去點火,正房廂房都得燒火,所以也不用怕把哪鋪炕燒的太熱了。

第一鍋包子出來,大家一人一個,就冇有幾個了。嚐了嚐這包子,都說好吃,然後再一看蓋簾上剩下那幾個蒸好的,大家都忍不住哈哈的笑起來。方氏也笑的有點要出眼淚了,太有意思了,這人多就是好玩。陸陸續續的,包子都出鍋了,滿院子都是包子的香氣。

曉彤又帶人炒了些菜,燜了米飯,怕包子不夠吃。果然,等下地乾活的人回來,一上桌,看見了包子,七手八腳的,冇多會包子就被搶了。丫頭們又端上飯菜來,這纔算是吃飽。吃過晚飯,男人人們,分了幾撥都去聊天去了。啥話題都有,等到酉時中,大家都有些困了,各自回屋睡覺去了。

黃英和白也跟著下地乾活了,所以玉嫻倆趕睡覺,不用管自己。玉嫻弄了些水,簡單的洗了一下,就睡覺去了。彆看做飯,也是很累人的,還小,乾這些也是夠嗆的。躺在炕上,冇多會兒就迷糊了過去。

春耕就在大家的忙碌之中過去了,佟家的四百畝地,今年種的最多的是玉米和高粱。這兩樣產量高,釀酒都用的到,當然得多種。今年開的那些地,全都種了大豆,荒地得先養著。今年糜子、穀子等,種的不太多,也就是夠家裡人吃的。

這釀酒剩下的酒糟,可以餵豬什麼的,而大豆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也可以餵豬,所以就可以不用在計算這些牲畜的食料問題了。山上的那些,春夏秋都可以吃草和樹葉,再添點食料就可以,冬天纔是必須多儲存食料。如今山上,已經有四隻黑熊,十八隻鹿,還有八隻香獐子,另外還有紫貂十多隻,貉子、狐貍若乾,都是重新蓋的圈。像紫貂,還是用鐵網網住的。這些東西,有素食的,也有雜食的,玉嫻都按它們的習給配了飼料。同時,飼料裡還放了一些藥,用來預防一些疾病的,所以,這些傢夥長得都快。這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必須把種群的規模發展起來,纔能有更好的效益。冬天冇事的時候,雲鬆他們就會進林子,去獵一些回來,儘量不打死,抓活的,這樣才能使不會因為親緣太近而引起種群退化。

Advertisement

這陣子忙著種地,都是雲鬆他們一早晨起來,先去割一些草和樹枝什麼的堆在那。早晨喂一遍,中午再喂一遍,晚上從地裡回來,先去喂餵。而那些吃雜食的,則有玉嫻負責,配好了飼料,雲鬆他們早晨一起帶過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