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宋軍中軍軍營中。
左軍廂軍指揮使折質,右軍廂軍指揮使李崇,前軍廂軍指揮使沈餘青,虎賁軍廂軍指揮使李修賢,火營軍都指揮使張雲山,以及監察院軍司秦檜,都在軍營中。
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當今大宋軍中跺一跺腳,地麵要幾下的大人?
各個眼神鋒利如刀,全散發出威嚴的氣息。
這李崇高便有八尺,著了一的黑甲,右軍又有黑旗軍之稱號,乃是燕雲北地有名的重甲步兵。
這人素來桀驁,此次也是想著能攻瀋州城,便是大功一件,卻冇想到突然撤兵。
又聽說是解潛私自下的撤兵令,當下就炸了。
外麵突然傳來聲音:“報!元帥有請秦司!”
諸將麵一緩,同時看著秦檜,後者隻是點了點頭,示意諸位不必擔心。
諸將之所以有此表,皆是因為聽說是解潛私自下令撤的兵。
此乃犯了軍規,監察院自然決不輕饒。
此刻元帥召秦檜前去,想必便是要去捉拿解潛的。
秦檜跟著便走了出去,不多時來到元帥的營帳前。
這中軍主帥營帳四周都有重兵把手,裡三層外三層,冇有元帥親令,其他人斷然是進不去的。
秦檜心中有些忐忑,聽聞元帥突然頑疾,也不知況如何。
若是再這裡出了個三長兩短,回去如何向天子代?
但秦檜進去的時候,看見解潛站立在旁,種師道則躺在床上,當即心頭一跳。
胡太醫在一邊,已是嚇得滿頭冷汗。
解潛雙目如,額頭上暴出一青筋。
“秦司。”
“解帥,元帥病如何?”
“元帥……元帥他……他去了……”
解潛這個八尺高的漢子,平時強力壯,給人非常有力量的覺。
但此時此刻,他卻彷彿是被吸乾了力氣。
這訊息真如晴空霹靂一般,秦檜差點就冇有倒退幾步。
在短暫的震驚之後,秦檜連忙回過神:“此事除了你二人知曉,還有誰?”
“秦司,現在暫無其他人知曉。”
“好,就此保,便說元帥疲勞,需要休息,不見任何人。”
“那此時該如何是好?”
“元帥軍符何在?”
“在此。”
秦檜接過來道:“不發喪,撤兵回幽州。”
“秦司,此刻會幽州,是否會錯失良機。”
“三軍無帥乃是大忌,一旦軍心潰散,金賊反應過來,我軍必敗。”
“全憑秦相公差遣。”
此時是權宜之計,雖說秦檜很可能因為擅自調兵撤退,被人在皇帝麵前參了一本。
但卻是不得已之舉。
無論是哪一位廂軍指揮使站出來暫管大局,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造部爭論和混。
但秦檜就不同了。
他為天子監察司,按理說編製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戰區。
除了種師道,目前所有的廂軍指揮使級彆都冇有秦檜高。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秦檜站出來是最合適的。
什麼最重要?
保持大軍的穩定是最重要的。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若是此時軍心大,被金賊有機可乘,敗了兵,回去第一個要被皇帝找麻煩的肯定就是他秦檜無疑了。
所以秦檜此時站出來,並非什麼國,也不是什麼有擔當,而是擔心自己的腦袋。
秦檜思忖一下,道:“此事暫且保,不發喪,待回幽州再做安排。”
“喏!”
待商議完後,解潛便隨著秦檜到了諸將聚集的營帳。
眾人見這二人進來,不約而同起。
尤其是看見解潛後,雙眼恨不得噴出火焰來。
李崇瞪瞭解潛一眼道:“解潛,吾等當麵見元帥。”
“李帥,元帥抱恙,不得見任何人。”
“你說不見就不見,吾等要親自聽元帥說出這話。”
折質在一邊道:“解帥,我軍正是兵臨城下,破城指日可待,卻要退兵,此何為,元帥又為何不見吾等,你且給我們一個說法!”
那虎賁軍的廂軍指揮使李修賢道:“今日若無說法,吾等皆要去陛下那裡參你一本!”
眼見不住場麵了,秦檜道:“諸君,元帥抱恙,還請諸君稍安勿躁,吾已命人快馬加鞭,前往京師,稟明陛下。”
這秦檜一開口,眾人也沉默下來。
畢竟秦檜是監察院的,且級彆位列前大臣。
“秦相公,三軍將士在外,敵軍破城之日近在眼前,此時退兵乃是兵家大忌,即便是元帥親令,也當給吾等一個說法。”
秦檜不得已掏出元帥的令牌,又擺出自己監軍長的份道:“全軍即刻返回幽州,不得抗命!”
諸將微微一怔,隨即行禮道:“喏!”
雖說不明所以,但現在連秦檜都出麵了,說明元帥病非常嚴重,這事算是強下來。
諸將便帶著自己的兵,跟著大部隊,一路南下。
宋軍撤得非常快,非常果斷,以至於金軍都冇有反應過來。
擔心宋軍有詐,兩天之後,金軍纔敢派出人前去查探。
又過了兩天,金軍的騎兵纔敢開始偵查。
的確,這一次把金國打怕了。
這一次宋軍打金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雖然不知道宋軍為什麼突然撤兵,但是在偵察兵返回後,帶回來的訊息的確是宋軍撤兵了。
老練的完宗翰立刻察覺到宋軍必然發生了大事,不過他不敢去追。
不但不敢,他還打算寫投降信給趙桓,結束這一場開始冇多久就註定了戰局的戰爭。
他知道,即便現在追上去,也不是宋軍的對手。
一旦宋國理好突發的事後,必然會捲土從來。
與其那樣,還不如好好投個降,認個錯,割個地,賠個款,至還可以繼續在這裡蹦躂。
如果不行,大不了回上京。
真就是從上京北邊發源的,會祖地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ps:祝大家七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