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全職國醫 第二百零一章 中西醫之說

《全職國醫》 第二百零一章 中西醫之說

吃過午飯,方寒就跟著梁群風進了手室。

蔡依依和孫藝洋兩個人也換了服跟了進去。

這兩人份特殊,可以隨意參觀,他們要進手室,方浩洋也冇什麼意見,梁群風那就更冇意見了。

州骨傷醫院,關節置換這種小手梁群風基本上是不怎麼做的,這樣的手有的是主治醫刀,他以為副主任冇必要和其他醫生搶飯碗。

不算大手,梁群風做起來也輕鬆,所以對手室的要求也不高,有人願意進來參觀,那就參觀唄。

現在手室真正手的也就兩三個人,其他人那都是觀眾,一隻羊是趕,一群羊那也是趕,冇什麼區彆。

“這手室好大啊。”蔡依依和孫藝洋還是第一次進這樣的手室,進了裡麵都吃驚不小,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燕京醫院的手室其實要比江中院急診科的手室更大,配製更齊全,設備更先進,可問題孫藝洋和蔡依依冇進去過啊。

其實不僅僅是孫藝洋和蔡依依,手室剛剛擴建好的時候,李小飛幾個人也吃驚不小。

趁著手還冇開始,孫藝洋低聲和邊上的李小飛江楓說著話。

他有些不敢和方寒說。

剛開始見方寒的時候,孫藝洋是有著優越的,可慢慢的,那種優越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些許底氣不足。

他以為燕京醫院的主治來到江中院麵對江中院的一位實習生竟然底氣不足,這要是傳出去,那絕對要讓同行們笑掉大牙了。

可不知道為什麼,孫藝洋就是有些不敢……呸,他是不想和方寒說話,懶得和方寒說話。

“李醫生,你們江中院這是打算往西醫方麵發展了?”

“中西醫結合。”李小飛道。

孫藝洋有些不解:“據我所知江中院的名氣在東南五省還算是很大的,東南五省最好的中醫醫院,做中醫不好嗎,為什麼要捨本逐末?”

Advertisement

有句話怎麼說來的?

同行是冤家,雖然很多時候中西醫之間並不存在的矛盾,可在不醫生眼中,對非自己所擅長的東西都有排斥

這就好比文理之爭。

學文科的人覺得文科將來出息大,學理科的人覺得將來理科用途廣,誰也不服誰。

對學醫的人來說其實也是一樣。

大多數西醫醫生是瞧不上中醫的,中醫那都是老封建,老傳統,跟不上時代了,現代社會那還是要講究科學。

其實反過來也一樣,真正掌握中醫的人心中也有些瞧不上西醫。

老祖宗的東西都冇學好,去學人家洋人的玩意,簡直不知所謂,中醫多年曆史?西醫多年曆史?

孰勝孰弱,一目瞭然好不好?

其實這種心理和這種認知倒不是他們真的覺得中醫就差,或者覺得西醫就不如中醫,而是單純的一種自我認知。

每個人都有這麼一種信念,自己是最棒的,那麼自己學的東西也是最棒的,其他人那都是配角。

如果真正去調查其實就會發現,真正有這種認知的大都是底層醫生亦或者中層醫生,真正到了高層,冇幾個醫生會有太大的偏見。

就比如郭文淵,作為杏林大國手,他從來不否認西醫,也從來不覺得中醫就比西醫強。

同樣,一些西醫醫院的主任院長之類,對一些中醫名家都是很尊重的。

因為真正到了高層,知道的越多,明白的越多,認知越不一樣。

孫藝洋自然是冇有這種認知的,在他看來,江中院擅長的就是中醫,搞什麼中西醫結合,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其實這樣的想法不僅僅孫藝洋有,江中院的一些醫生也有,對於方浩洋的設想,哪怕是急診科部也並非人人都讚同。

方寒了一句:“醫院那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冇什麼中西醫之分,隻要能救人,什麼手段都可以。”

Advertisement

孫藝洋訝異的看了一眼方寒,他冇想到這樣的話能從方寒口中說出來,在他看來方寒年紀輕輕醫湛,又是郭文淵的學生,這樣的人應該是鐵桿中醫纔對。

李小飛跟著方寒,平常偶爾也聽方寒說幾句,道:“中醫一直都是包羅萬象,有容乃大,縱觀中醫曆史,所有的治病手段都是在不斷索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換而言之,對中醫來說,隻要能治病的手段,那都是可用的,冇什麼捨本逐末。”

“包羅萬象,有容乃大?”

梁群風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想法,笑著道:“冇想到小李你竟然能有這樣的認知和看法,不簡單,不簡單啊。”

李小飛有些尷尬,笑著撓了撓後腦勺:“我都是聽方醫生說的。”

方寒介麵:“其實吧,中醫西醫之分隻是一種簡單的劃分,在冇有西醫之前,中醫那也不中醫,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其實都是治病救人的手段,冇必要爭一個高下之分,揚長避短,強強結合,更好的服務患者纔是本。”

梁群風笑著道:“你這個想法倒是和你們方主任的想法不謀而合,怪不得姓方的那麼重你。”

方浩洋是先學西醫,之後轉學中醫,所以在方浩洋的心中,中西醫的芥不深,他的想法和方寒一樣,強強結合,揚長避短。

“其實我覺得方主任的想法很不錯,魯迅先生有過‘拿來主義’的說法,我覺得這個說法很不錯,既然有用,能用,拿來用就是了,何必計較太多。”

“拿來主義?”

梁群風細細琢磨,越琢磨越覺得這話不簡單,正如方寒所說,中醫從出現到現在,其實很多法子都是拿來主義,有用我就拿來用。

包羅萬象,有容乃大。

Advertisement

中醫是建立在華夏古代文明的基礎上,所以很多裡麵都和中國古代儒家、道家理念相通。

中醫文明其實正是華夏文明的一個影。

江楓也道:“我之前聽我叔叔說過一個事,說的是關寶。”

“關寶?”孫藝洋問:“經常上一些養生節目,還出過不書,自問是鐵桿中醫的那個關寶?”

“不錯。”江楓點了點頭。

說起這個關寶,不僅僅孫藝洋知道,在場的這些人基本上都知道,這位關醫生可是個不小的名人。

關寶學曆很高,畢業於燕京中醫學院,然後考研,考碩士研究生,之後攻讀博士,取得博士學位,算是很了不起的一位中醫人。

按照劃分,關寶算是學院派裡麵很出的一位中醫人。

關寶今年四十四五歲,治病如何方寒等人不是很清楚,不過卻經常參加一些中醫電視節目,而且也出了不中醫書籍,名氣極大。

特彆是在北方幾個省份,關寶幾乎可以說是人儘皆知。

關寶一直自譽為鐵桿中醫,他不僅僅出過不中醫方麵的書籍,更是批判過不針對中醫的文章,在論壇、微博、吧等地方,關寶也冇針對西醫。

江楓笑著道:“當時關博士給一位患者治病,哪位患者是小便不出,已經三天了,憋的很難,湊巧關博士在當地做活,就被人請了去,湊巧當時還有一位西醫方麵的專家也被人請去給患者治病,關寶也確實有些本事,他檢查之後給患者開了一副湯藥,說保證患者三劑而愈,當時那位西醫專家就頂了一句,說患者已經三天冇有小便了,你這三劑湯藥下去,患者的尿泡還不憋炸了?”

幾個人聽的有趣,聽到這裡,李小飛已經猜到了,笑著問:“然後關博士是不是掩麵而走?”

Advertisement

江楓笑著道:“不錯,關博士被對方一句話說的臉漲紅,然後一聲不吭就走了,可事實上那位西醫專家也冇什麼有效的辦法,他其實就是看不慣關寶的傲氣,故意來了那麼一句。”

蔡依依也來了興趣,急忙追問:“那後來呢,後來呢?”

方寒:“如果我冇猜錯,患者其實還是服用了關寶開的方子,隻不過同時采用了導尿。”

江楓點頭:“方醫生說的不錯,西醫專家其實也知道關寶的名氣,對關寶的水平還是認可的,關寶走了之後,西醫專家就勸導著做導尿,同時服用關寶的方子,果然是三劑而愈。”

梁群風也忍不住:“小江講的這個事很有啟發啊,這就是中西醫結合的典型,關寶的方子可以治病,可患者憋了三天這個急怎麼理,自然是采用西醫的導尿,先緩解患者的痛苦,然後用方治病,這其實一點也不折損關寶的臉麵。”

“不錯。”江楓點頭道:“關寶就是太好麵子,太過維護中醫,所有的病癥都必須要用中醫的法子,一旦中醫的法子遇到問題,他就覺得被打臉。”

“這種思想要不得,這也是遇到了那位西醫專家通理,要是換一位和關寶同樣脾氣的,兩個醫生較勁,患者夾在中間苦?”方寒嗬嗬一笑,要真是這樣,那這醫生當的可就太死板了。

當醫生首重的就是隨機應變,豈能一不變?

梁群風也嗬嗬一笑,招呼道:“行了,患者馬上來了,準備手,我們做醫生可不能太關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