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聽了這話,眼眸不由自主向安氏的靈位,忍許久的淚水又涌上了眼眶,他默了默,才道:“嫂嫂放心,父皇總歸會還母妃一個公道。”
溫珍珍點了點頭,蓮步輕移,走至袁杰旁跪下,一聲“夫君……”剛喚出口,就見袁杰睜開眼睛,眸心猶如黑潭,筆直地落在的上,他了,道出了兩個字:“回去。”
溫珍珍一怔,似是不明白袁杰在說什麼:“夫君,你怎麼了?”
話音剛落,就見袁杰瞪了一眼,聲音已嚴厲起來:“我要你回去!”
溫珍珍先是驚,再是惱,卻又不便當著袁宇的面發作,當下站起子,一語不發離開了玉茗宮。
待溫珍珍走后,袁宇走至兄長旁跪下,眼瞳中浮起一不解,道:“大哥,你和嫂子……”
袁杰一個手勢,便讓弟弟止住了,他閉了閉眼眸,面上滿是蕭索,帶著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沉寂,道:“往后,只有咱哥倆相依為命,你記住大哥的話,母妃是為了咱們死的,咱們一定要為爭氣。”
袁宇眼瞳一震,失聲道:“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那毒,是母親下的。”袁杰聲音沙啞,一句說完,大顆大顆的淚珠便是順著眼眶滾了下來,是悔恨還是愧疚,袁杰自己也不說不清。
“為什麼?”
“為了我。”袁杰著母親的靈位,淚水卻流得越發洶涌,他不言不語,抬手便是一個掌,向著自己的臉頰上打去,“啪”的一聲,又清又脆。
姚蕓兒醒來時,三皇子已落地七日了。
袁崇武聽到消息,頓時從元儀殿起駕,向著玉芙宮匆匆而來,甫一踏進玉芙宮的大門,就見宮人俱垂首不語,戰戰兢兢立在一旁,他不管不顧,只向著后殿奔去,圍在床前的宮人紛紛跪下,出了床上的子。
“蕓兒……”袁崇武箭步上前,果真見姚蕓兒已是睜開了眼睛,那雙眼瞳宛如秋水,純凈得讓人心驚。
“你醒了?”袁崇武似是不敢相信,角不自地勾出一抹笑意,仿若眼前的子是稀世珍寶,他的手指輕上姚蕓兒的面容,卻一點兒也不敢用力。
姚蕓兒怔怔地看著他,的臉仍是雪白的,如同嬰兒般的孱弱,直到袁崇武將抱在了懷里,仍是一不的,不知過去了多久,又昏睡了過去。
袁崇武自醒來后,再也不曾離開過半步,就連元儀殿的折子也是全部搬到了玉芙宮中,直到翌日午后,姚蕓兒又一次醒了過來。
這次醒來明顯比上次要有了些神,看著人的眸清靈似水,袁崇武心頭一窒,低聲和說話,姚蕓兒一眨不眨地看著他,無論男人說了什麼,卻都不曾回答,直到最后,朝著袁崇武出一抹淺淺的笑容,憨得像個孩子。
袁崇武的心瞬間沉了下去,對著后吩咐道:“去將溪兒和三皇子抱來。”
翌日,宮中紛紛傳言,道玉芙宮的姚妃娘娘形如癡傻,竟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識得,皇上雷霆震怒,將太醫署的太醫盡數召至了玉芙宮,卻也無計可施,太醫只道要慢慢調理,將姚妃子里的余毒漸漸出去,此外,別無他法。
元儀殿。
待袁崇武走進時,何子沾已侍立良久,見到他,頓時俯行下禮去。
袁崇武走至主位坐下,對著他道:“不必多禮。”
何子沾謝了恩,方才站起子,就見袁崇武雙眸似電,筆直地向著他看了過去,道:“有眉目了嗎?”
何子沾抱拳:“回皇上的話,屬下聯合了大理寺與刑部,一道徹查此事,來龍去脈,俱查得清清楚楚。”
袁崇武的目深沉了幾分,低聲道:“是誰?”
何子沾卻猶如鋸的葫蘆,默了默,才道:“是安妃。”
袁崇武聽了這三個字,英的面容上并無太多表,唯有拳頭卻不由自主地握,眼簾微微跳著,沉聲吐出了一句話來:“說下去。”
何子沾恭聲領命,接著道:“仵作在驗尸時發現安娘娘右手上的指甲盡數拗斷,掌心的發黑,顯是毒素侵蝕所致。而在玉芙宮中,徐姑姑亦找出了當日安娘娘留下的斷甲,康太醫已經驗過,安娘娘斷甲中殘留了些許碎末,而那些碎末,正是前朝的鴆毒!”
袁崇武雙眸黑得蝕人,他不聲,道了三個字:“繼續說。”
“玉芙宮的人已被屬下盤查過,據侍奉的宮人所說,當日在茶水呈上去后,安妃娘娘曾將螺茶的壺口打開,還問那是什麼茶,之后太醫便在螺茶中查出了鴆毒,想必,安娘娘定是借機下手,將鴆毒藏于指甲,開壺時彈進茶水中,神不知鬼不覺地下了毒。”
見袁崇武不出聲,何子沾心下發虛,亦囁嚅著,不知還要不要說下去。
“接著說。”
男人的聲音終是響起,何子沾定了定神,又言道:“安娘娘以自己為餌,率先喝下了螺茶,姚妃娘娘因著在自己的宮中,那螺茶又是自有孕后便日日都喝的,想必也不曾戒備,這才讓安娘娘有了可乘之機。”
袁崇武的拳頭死死握著,骨節抑制不住地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他竭力忍耐著,想起姚蕓兒當日中毒后的景,怒意與心疼卻不可抑止,就聽“咚!”一聲巨響,男人的拳頭狠狠地落在案桌上。何子沾心頭一凜,抬眸見袁崇武臉鐵青,他斟酌著開口,想要勸上幾句,可終是一片緘默,說不出旁的話來。
“那鴆毒,是何人給的?”袁崇武聲音清冷,又言道。
“是溫家。”何子沾開口,對著袁崇武道,“屬下已查出,與鴆毒有關的人,已被溫天下令滅口,蒼天有眼,原先在皇長子妃邊服侍的一位侍婢,名喚柳兒,卻僥幸留了條命在,從口中得知,那鴆毒便是由溫天安在宮里的眼線,親手送到安妃的手里。”
袁崇武面暗沉得可怕,他沒有說話,周卻出一濃烈的煞氣。
何子沾跟隨他多年,見他出如此神,心下便知曉他已起了殺意,當下遂道:“皇上,屬下查得清楚,此事雖然安妃與溫天都參與其中,卻與皇長子毫無干系,不僅皇長子,就連二皇子也毫不知,您看……”
袁崇武閉了閉眼眸,將眸心的殺意下,沉聲道:“皇長子昨日已主請纓,要朕封他為嶺南王,許他封地,遠離京師。”
“依屬下之見,皇長子經此之故,想必對京師生出了厭倦之心,他若想做個閑散王爺,倒也是件好事。”
“他對朕這把龍椅一直虎視眈眈,若說他弟弟愿做一個閑散親王,朕相信,至于他……”袁崇武搖了搖頭,聲音平靜到了極點,“遠離京師,前往嶺南,正給了他厲兵秣馬、心積慮的機會。朕若沒猜錯,他還會與慕家的人相互勾結,只等時日,便給朕致命一擊。”
何子沾面一變,卻也心知袁崇武說得不假,他沉片刻,遂道:“皇上,恕屬下多,既然大皇子主提出封王離京,皇上何不順水推舟,答允下來,暗地里派人多留意著,一旦察覺皇長子謀造反,或與慕家勾結,便是坐實了罪名,如此也好……”
不等他將話說完,就聽袁崇武打斷了他的話:“朕已下令,要他去為他母親守墓,這三年孝期,就看他自己的造化。”
何子沾躬,言了句:“微臣明白。”
袁崇武心俱疲,道:“讓人留意著他的一舉一,尤其是與溫家的來往,更讓人盯些,有何異狀,即刻來稟。”
“臣遵旨。”何子沾俯行禮,待其退下,便有禮部侍郎走了進來,對著袁崇武道:“皇上,安妃娘娘明日便要發喪,不知道要按何規制下葬?”
袁崇武眸心黑沉,坐在主位,一語不發。
“皇上?”久久不見他回復,禮部侍郎小心翼翼,又喚了一聲。
袁崇武這才開了口,眉眼間滿是倦意。
翌日,廢妃的詔書便頒布,昭告天下。
“玉茗宮安氏,乃朕貧賤之時所娶發妻,雖是父母之命,卻勤儉持家,服侍公婆,多年任勞任怨,更為朕誕下二子,此乃其功也。然昔年渝州之戰,敵軍以二子相脅,安氏保全朕子,對敵泄軍,以致嶺南軍遭敵軍突襲,四萬男兒灑渝州,所護者雖為朕親子,朕每念及此,亦愧甚痛甚,此乃其過一也。朕自兵敗,負重傷,為掩人耳目,荊州清河村,娶妻姚氏,姚氏雖年,待朕多方照拂,數次與朕生死與共,風雨同舟之日,朕未曾須臾忘懷。朕自登臨大寶,初立二妃,只愿姚氏誕下皇子,冊其為后,然安氏為保全親子,趁姚妃懷六甲,以劇毒投之,以致姚妃險些一尸兩命,毒辣之舉,喪盡天良,此乃其過二也。著,廢除安氏皇妃之位,以庶人葬之,不皇陵,不宗祠,欽此。”
隨著詔書一塊的,還有一道圣旨,袁崇武下令,因母之過,長子袁杰,收回其麾下“飛騎營”,貶至京郊守陵,次子袁宇,念其年紀尚,著冊封為王,封地中山,未有傳召,不得京。
這一日,雪花飛舞,亦是冬后的第一場雪。
袁崇武踏玉芙宮時,一暖香撲面而來,宮里早已燃起了火盆子,用的是最好的銀炭,連一兒煙味也嗅不到,姚蕓兒孱弱至極,合宮上下無不盡心盡力地服侍著,將當瓷娃娃一般捧在手心里,生怕磕著凍著,惹得皇上怒。
經過這些日子的調養,姚蕓兒的子已漸漸有了些起,這幾日已能下床,在宮殿里走上幾圈了。的臉亦是雪白的,就連瓣都沒有丁點,襯著羸弱纖瘦的子,當真是讓人連話也不敢大聲說,生怕會嚇到。
自那日醒來后,便誰都不認識了,整個人憨憨傻傻的,如同一個稚兒,就連一個撥浪鼓,也能玩許久,的子單薄得如同紙片,就像一抹蒼白的輕煙,袁崇武除卻朝堂上的事,都在玉芙宮里陪著,說來也怪,姚蕓兒雖什麼都不知道,就連把溪兒和小皇子抱來,都能嚇著,可唯有袁崇武,每次瞧見他,卻都是微笑的,眼瞳中和得仿佛能滴下水來。
永娘正端著藥碗,輕哄著將一勺藥遞到姚蕓兒的里,姚蕓兒手里拿著一朵絨花,一點點地揪著上頭的細,永娘如同哄孩子一般,好說歹說地才將一勺藥送進里,瞧著咽下,永娘的淚珠便撲簌撲簌地落了下來。
“小小姐,你怎麼會變這樣!”永娘心中酸楚,瞧著姚蕓兒孩般的小臉,終是忍耐不住,哭出了聲。
直到有人將手中的藥碗端過,永娘一怔,回過頭便要拜下去:“皇上。”
“讓朕來。”袁崇武低聲開口,姚蕓兒瞧見他,角便浮起甜甜的梨窩,宮人已知趣地退下。自醒來后,姚蕓兒便再沒開口說過一個字。袁崇武出胳膊,將攬在自己懷里,另一手則舀了一勺藥,輕輕吹了吹,遞到姚蕓兒的邊。
“苦……不喝……”驀然,從的中吐出幾聲模糊不清的音節來。
袁崇武聽到開口,黑眸倏然便是一亮,又驚又喜。
案桌上擺滿了鮮果,姚蕓兒出蒼白的小手,握住了一個橘子,袁崇武將碗擱下,溫聲道:“蕓兒想吃橘子?”
姚蕓兒點了點頭,小聲道:“想……想吃。”
袁崇武微微一笑,擔心那橘子涼,冰著的齒,遂將橘子擱在了火盆旁,等火盆子將橘子烤熱,方剝了一瓣,喂到了姚蕓兒里,余下的橘子皮則盡數拋在火盆子里,未過多久,滿室都飄滿了橘子的清香。
烤熱的橘子又香又甜,姚蕓兒吃得不亦樂乎,水滴得到都是,袁崇武如同照料孩子般,為將角的橘去。
“還要吃……”姚蕓兒吃完,一雙眼睛盯著眼前的男人,帶著淺淺的祈求。
袁崇武著憨純稚的小臉,將藥捧起,輕哄道:“先將藥喝了,咱們再吃。”
姚蕓兒十分聽他的話,待男人用勺子將藥喂到邊,便乖乖地張開了,眼見著一碗藥見了底,袁崇武眉梢眼底俱是笑意,糙的大手上的小臉,溫聲言了句:“乖。”
姚蕓兒如今的心智雖然宛如孩,卻也能聽出袁崇武在夸贊自己,莞爾一笑,眼瞳中純凈而和,袁崇武瞧在眼里,將抱在自己膝上坐下,不顧的掙扎,將箍在了懷里。
晚間,待姚蕓兒睡著后,袁崇武方起,去了偏殿。
三皇子出生至今,袁崇武來看孩子的日子屈指可數,見到他來,娘們俱戰戰兢兢地站起子,剛要拜倒,就見袁崇武擺了擺手,示意們不要出聲,自己則徑自走到搖籃旁,將睡中的兒子抱在了懷里。
三皇子自打落了娘胎,便一直疾病纏,如今已快三個月了,卻依然瘦得厲害,如同還沒滿月似的,每次來看他,父親的心都痛如針扎,又愧又悔。
見袁崇武一語不發,一直服侍著小皇子的娘則大著膽子,道:“皇上,太醫白日里才來瞧過,說三皇子從娘胎里帶了毒,傷著了子,是以比尋常嬰兒要孱弱些,日后慢慢調養,定會健壯起來的。”
慢慢調養,短短的四個字,袁崇武在這三個月里也不知聽了多次,當下他不曾多言,將貓兒一般大小的兒子送回了搖籃,留下了一句:“照顧好三皇子。”便起走了出去。
殿外夜正濃,漆黑如墨。
新年伊始。
袁崇武不顧朝臣反對,終是將立后詔書昭告天下,立姚蕓兒為后。姚蕓兒即為皇后,三皇子便為嫡子,將其立為太子,亦是早晚之事。
自大梁立國以來,后位空懸已久,立后之事隆而重之,隨著立后詔書一道傳下的,還有一道大赦天下的圣旨,意在為皇后增福。
唯有立后大典,卻因姚蕓兒不愿穿煩瑣厚重的吉服,而被袁崇武下令免除。
文武百雖心知姚蕓兒子孱弱,卻極有人知被劇毒侵蝕了心智,如今宛如孩,祭天典禮也是袁崇武以皇后不適為由,盡數免除,惹得朝野四下里議論紛紛。
是夜。屋外雪花陣,銀裝素裹。
袁崇武正在元儀殿理政事,姚蕓兒一襲淡宮裝,發髻松松地綰著,只在尾端簪了一支步搖,雪白,眉眼清麗,竟還如同二八,一點也不似生了兩個孩子的人。
人人都說丞相府的三小姐,是個無才無德隻會追著太子殿下犯花癡的草包廢物,太子殿下不喜,她一輩子也別想嫁出去。靠。純屬胡說八道!她花癡?夏思竹入宮第一件事,就是退了太子的婚事。她廢物?煉毒製毒,她哪樣不拿手!說她嫁不出去?那赫赫有名的戰神東方夜,對她百般追求又是怎麼回事!「東方夜,算我我求你,求你別追我了好嗎?」男人勾唇笑了笑,危險又張揚:「不好,阿竹,你不讓我追,難不成看上旁人了不成?」
顏家一夜之間泯於大火,獨留下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顏婧兒。於是,她只好收拾包袱去上京投奔自己的未婚夫婿。 顧景塵剛下朝回到府上,就見個小姑娘嬌嬌氣氣地坐在椅子上抹淚。 顧景塵:“這是......” 管家道:“說是您未過門的妻子。” 顧景塵:? 小姑娘哭得眼眶紅腫,拿一雙靈動如鹿的眼怯怯看他。 沉默片刻,顧景塵淡淡點頭,那就先養着吧。 * 上京的貴女們都知道顧丞相有個年幼的異姓妹妹,於是爭相討好,使得顏婧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各種宴會上的寵兒。直到那年宮宴,顧丞相牽着她的手入席,有人驚詫不解。 顧景塵:“這是我未過門的妻子。” 貴女們:??? 小劇場一: 爲了讓她上學方便,每天送去的路上,顧景塵都交代得好好的:“若是有人問起,你就說我是哥哥。” 顏婧兒乖巧點頭:“好。” 有一天,顧景塵下職,順道去接人下學,看見個小郎君拿零嘴哄他小未婚妻。 小郎君問:“這人是誰?” 顏婧兒笑得眉眼彎彎:“是我哥哥。” 小郎君正色,恭敬地喊:“哥哥好。” 顧景塵:...... 小劇場二: 顏婧兒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抱到了顧景塵這裏。 “夫君,這題我不懂你給我講講——” 她推開門,見書房裏許多官員在議事。 顧景塵捏了捏眉心,無奈揮退衆人:“今日就議到這,諸位大人先回。” 次日,下人們交頭接耳:“聽說丞相大人給夫人補課到天亮,還打夫人手板心,夫人都哭了呢。”
林如昭是丞相之女,生得玉雪可愛,被嬌養長大,從小摘星摘月,人生順遂。 唯獨一件,於婚事上,林如昭倒了個大黴。 皇帝賜婚,將她許給了陸勁。 陸勁其人,人稱‘鬼夜啼’,顧名思義,兇狠殘忍到連鬼看到他也要哭出聲來。 林如昭出閣前曾偷偷跑去看他,一身腱子肉,硬臉冷情,一拳砸碎巨石。 林如昭嚇得暈厥。 出閣那日,婢女在新房哭作一團,不知道的還以爲林家在準備林如昭的葬禮。 林如昭心想,她大抵離死也不遠了吧。 * 陸家滿門忠烈,只留下陸勁一個獨苗苗,皇帝上心,害怕陸家香火斷絕,問陸勁喜歡怎樣的女子。他便是開口討要公主,皇帝都能立刻賜婚。 陸勁想起夢中點滴,提出要求來。 他喜歡的姑娘很白,和雪一樣白。有一雙圓眼,和小鹿一樣。笑起來時,有兩粒酒窩。嬌聲嬌氣的,超級容易臉紅,看着就想讓人欺負。 末了他道,這樣的女子大約是仙女,人世間沒有的。 皇帝古怪地看了他一眼:“還真有。” 陸勁:?
容鶯喜歡當朝帝師這件事,本是沒多少人知曉的,連她也只敢對自己的貓唸叨。只因她是個極不起眼,又不被在意的人物。 也只有她記得與聞人湙在瓏山寺的朝夕相伴,記得患難中的不離不棄與真心相付。 —— 叛軍攻入皇城的那一日春光正好,青牆映着雪似的杏花。叛軍統帥奉帝師之命捉拿皇室子弟,以做到斬草除根。 容鶯面對着追來的叛軍,鼓起勇氣問道:“是帝師要我死嗎?” “這是自然。” 直到那一刻,她才恍然夢醒,原來在聞人湙眼裏,她也算不上什麼要緊的人。 所謂真心交付,不如說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 —— 潔白的杏花飄落在血染的衣衫,映入聞人湙寒涼深邃的眼眸。他想不通,這樣怯懦膽小的一個人,怎麼會有勇氣自刎。 遂問向侍從:“公主沒有哭鬧嗎?” 侍從答道:“未曾。” 他愣了一下,忽然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