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紹宋 第十四章 一擲

《紹宋》 第十四章 一擲

 “最明顯一個,是其中兩臂夾住了高地,方便用兵。”

 “還有呢?”

 “還有……還有指向真定,方便補給。”

 “還有呢?”

 “還有……還有一臂指向獲鹿,方便觀察……”

 “這都什麼?!”洪涯一時氣急。“我問你……此戰開戰之前,是不是所有人就都知道,金軍勝敗多?”

 “這是自然。”

 “那金軍建此寨時就沒有對戰敗做準備?”

 虞允文心中微:“大寨自石邑強行延展到真定,能夠有效收攏潰兵,阻擋追兵……是這個意思嗎?”

 “不錯。”洪涯死死盯住了對方,說出了答案。“虞探花……你須記住今日,非止你欠我一命,我也還了大宋一分國運……你應該已經猜到了……岳鵬舉固然來不及到獲鹿,但黃河化凍許久,你岳父張榮也一直持水軍與他一起并軍行事,他完全可以趁著之前春日誰漲,順流而下去河間,然后卡住滹沱河黃河河口……”

 虞允文一時有些茫然,因為來不及去對照河北地理。

 “你之前問我燕京新軍為什麼沒有過來?”洪涯見狀稍有不耐。“一則是真來不及,二則是他們便是整備好,也必然已經有了新去,便是準備往河間府去堵岳飛和你岳父!按照絕,大前日,宋軍先鋒船便已經人力加水力,沖到衡水了!”

 虞允文一時口干舌燥:“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洪涯上前去,紅著眼睛說道。“此戰金軍若敗,這麼多兵是不可能都從北面那幾座浮橋逃到真定去的,滹沱河是大河,跟太平河不是一回事,春日雨水后澇期間更是如此……大部分潰兵都只能借著營寨掩護向滹沱河下游逃散,然后尋機渡河匯集……但此時,若是在滹沱河下游已經有宋軍水師了呢?”

Advertisement

 “若是下游能有水師迎上。”虞允文一時簡直難以置信。“豈不是只要王師敢冒險追下去,一直咬住潰軍不讓他們渡河,說不得便能使滹沱河南的金軍匹馬不得北返?!”

 “所以我說,這條軍可定一國興衰!”洪涯一時搖頭。

 “可若是如此,之前金軍為何不移到滹沱河北決戰?”虞允文張之下,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兀敢嗎?”洪涯以手指向帳外,一時氣急敗壞。“當著那位家的面,十幾個萬戶莫名其妙強渡滹沱河?怕是今日公平一戰的機會都無!”

 虞允文徹底失聲,而半晌之后,卻又忽然上前拽住了對方:“洪侍郎,送我出去!”

 “我仁至義盡了!”洪涯死死看著對方,搖頭不止。“事到如今,接下來若有機會,我自會送你折返,若沒機會……你也不要害我!”

 言至最后,更是狠狠甩開袖,但不知為何,此人卻又與一時無法的虞允文一般無二,俱在帳中氣不斷,呼息難平。

 “楊統制!你這是何意?!”

 同一時間,太平河對岸宋軍大寨中,細雨之下,同樣有人在氣吁吁,卻是營總都統王彥扶著腰間佩刀,看著前的楊沂中一時發起怒來。“你以為你是前近臣,我便不能置你嗎?”

 楊沂中繼續維持拱手行禮姿態,緩緩搖頭:“王總統為持節大將,要置我一統制自是無妨……但無論置不置,都請王總統務必不要提前出兵!家有明旨,非拔離速與合扎猛安俱現,否則我部絕不可渡河!”

 王彥也搖頭不止:“此一時,彼一時,諸節度云集,護衛家登高陣,全軍振,前方的金軍大陣都要被垮了!如何能耽誤戰機?”

Advertisement

 楊沂中依然不慌不忙:“王總統,依著在下來看,家此舉,本就有助曲都統和咱們釣出金軍最后騎兵的意思,咱們不能本末倒置。”

 王彥當然知道楊沂中份特殊,可能說的就是家本意,但此時看到對方一言,周圍各部調過來的近百統領們就都紛紛頷首附和,卻是激傲子上來,反而怒極:

 “若是足下非要借近臣榮寵反指于我,既如此,此陣你自當之便可,何必要我來做總攬?!”

 “王總統!這一戰難道是你爭先求榮、使氣立威的時機嗎?”

 聽到這里,一直保持謙卑姿態楊沂中卻是猛地抬起頭來,單手扶刀,言語清冷。“自家至三十萬營,乃至于兩河離人、東南士民,天下合力而為十年之功,方有今日之戰,你家信任,來為天下執此一擲,不思萬無一失,反而要以一人之私而廢天下安危嗎?!”

 王彥終于愕然,且其人環顧左右,見只周圍近百統領卻只是盯著自己與楊沂中來看,張子蓋更是扶刀轉到楊沂中后,卻居然有些慌氣餒起來:

 “若如此,且聽你言,靜待戰機。”

 楊沂中拱手恭敬行禮,肅立歸于一側,依然不

 且說,楊沂中這話說得有些重了,王彥那里無論如何是不至于以私廢公的,當然,王彥此時發作子也很過分……但是雙方失態本質都是張,都是知勝負將定,且或由自己雙方來定,心緒不能平罷了。

 而且,真要說心緒不平,這個戰場上最不平的,也絕不是宋軍這一方。

 “活!”

 兀誠懇安前的完。“俺知道這個時候已經到了要一擲求勝的時候了,俺甚至已經讓訛魯觀帶著真定那個萬戶里的騎兵過來了……但你一定要住火氣,這個時候,勝負全在最后一擊,只有咱們所有兵馬瞅準時機,一起合力出擊,才有可能反敗為勝……趙宋家來到高地,不正是咱們之前預想的最好結果嗎?大軍獲勝之余,說不得還能有奇功。但須等一等,等宋軍這支剛剛過來的騎兵稍微疲憊一下,咱們就三面出……”

Advertisement

 “四太子不要說了。”

 活冷冷打斷對方。“你既然過來,我如何會擅自出擊……反倒是你,自來帶這邊以后,便一直這般喋喋不休,怕是已經心里恐懼到了極致吧?”

 很明顯,兀并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便直接轉過來,但等他回,看到高地制高點上清清楚楚的龍纛和龍纛后的那三面大纛后,卻又不由口干舌燥,還是想回與活說個不停。

 但當這位金國執政親王回過頭來,剛想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卻又猛然覺得高地那里似乎有些不對,便復又回頭去看……隔著牛細雨看了幾眼,卻又一時看不出哪里有問題,便復又重新轉過來。

 但這一次,他驚愕發現,活正睜大眼睛看著自己后方向,也就是龍纛方向,然后漸漸連都忍不住微微張開了。

 這是字面意思上的目瞪口呆。

 于是兀回頭再來看,但混而龐大的戰場引眼簾,外加滿腦子各種軍,他明明覺到了一巨大的危險,卻還是一時無法辨認,以至于越來越急,越急又越無法辨認。

 于是,這位大金國魏王直接拽住了活,以作征詢。

 “拒馬!”活氣急敗壞,以手指之,說出了一個似乎很致命的詞匯。“魏王,你沒看到宋軍正準備滿山鋪陳拒馬嗎?!”

 兀如夢方醒,但他忽然又有些不解——宋軍在龍纛周邊大面積鋪設拒馬,那又如何呢?

 須知道,如此鋪設拒馬,唯一的作用在于確保金軍騎兵無法對龍纛下的趙宋家以及那些帥臣造突襲式打擊,本并不耽誤金軍原定計劃,也就是包括六個合扎猛安在的金軍最后兩萬多銳鐵騎從人字形大營雙臂中涌出,三面包夾高地,摧垮高地攻勢。

Advertisement

 屆時,如果能勝便勝,不能勝,只是打消了宋軍攻勢,今日便也算是功了。

 當然,活這麼大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從活的角度來說,此戰除了得勝之外,本最大的目標還是想砍了龍纛下的那些人。

 說白了,事又繞回去了,還是要住活,讓他不要輕舉

 但是,兀還是有些不解,因為若是如此,自己為什麼會在掃視戰場時產生一種巨大的危機呢?

 一念至此,兀直接看向了活,而活也恍然看向了兀,并直接咧一笑:“魏王,我要準備出戰了,且祝你能活一百二十歲!”

 兀當即言。

 “不用勸我了,魏王勸錯人了。”活繼續嗤笑以對。“其實魏王一開始來我營中是對的,因為若有人見到之前龍纛聳立場景,不顧大局出戰,一定是我最優先……但既然龍纛前開始上拒馬,要絕了我等今日仗鐵騎沖垮龍纛的意圖,那便不止我一人不能繼續忍耐了。”

 兀終于反應了過來,然后順著大營看向了北面,果然,彼開始轟隆隆作響……那是打開營寨預設吊橋的聲音,而通過吊橋全線大面積出擊,正是金軍的準備之一。

 他和拔離速為了最后一擊,堪稱煞費苦心。

 “完剖叔!”兀搖頭以對,居然不氣。“完剖叔!”

 活本沒有理會對方,只是轉號令已經休息了大半日的本部騎兵披甲上馬,號令那些簽軍放開吊橋,號令所有人務必隨他一起沖殺在前,替他報殺父之仇。

 這一次,兀沒有阻攔對方。

 下午剛剛過半,隨著宋軍開始以輔兵在高地制高點周圍鋪陳拒馬,昔日婁室副將、完剖叔終于不能忍耐,隨即率六個合扎猛安中的四個當先出營。

 剖叔既出,最西側的完隨即也率部出營,接著面蒼白的拔離速自大營節點正式出兵,其本部騎兵外加兩個合扎猛安一起出戰……最后是倉促之下按照拔離速軍令,從高地東側營寨出兵的訛魯補。

 三個萬戶,其中拔離速本部的騎兵比例高的嚇人,所以,雖然早早將步兵分出給耶律馬五,但加上六個合扎猛安后,依然高大兩萬四五千騎,一時自三面陸續而出,所謂鐵騎如林,催全軍騎兵,來攻高地。

 趙玖居高臨下,遙此陣,半是釋然半是驚駭。

 便是韓世忠、李彥仙、吳玠等將,也都面沉如水。

 只是一看,他們便已經意識到,盡管趙家隨營騎軍一起出戰,功釣出了金軍最后的殺手锏,但金軍雪藏了一整日的最后銳,絕非是什麼空,宋軍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才有可能贏下這一仗。

 “迎上去……迎上去!”

 曲端同樣注意到了這幅場景,或者說他不注意也不行,因為其部首當其沖,但他沒有任何猶豫,當即便回頭下令,非只如此,只是第二次下令之后,便一馬當先,率領本部親衛與赤心騎,當面迎上了完剖叔麾下的一部合扎猛安。

 非止是曲端,所有宋軍甲騎也都知道此戰不可免,各部皆在各自將領指揮下,當面迎上。

 高地南側坡面,兩部騎軍轟然相撞,與此同時,偏西面的制高點上,旗幟信號揮舞不斷,號角聲鼓聲終于也力大作。

 沒有任何搖的春雨中,輔兵們張的抬著拒馬按照軍令迅速鋪陳,步兵結大陣,槍豎起,宛如鐵林,而散落在戰場各的輕騎也力從各匯集,試圖支援高地。

 趙玖側的前班直,更是迅速涌下,在已經鋪設的拒馬后方結陣勢。

 “諸君。”

 穿著一并不合鎧甲的源為義開口說起日語的時候,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聲音在發。“這時候不能退,只要退一步,咱們就要被好幾個國家的人給笑話好幾百年……劉統制沒有給我們任務,我們也不能退。”

 說著,他拔出自己的刀來,在兩個相隔只有兩三人寬的拒馬之間泥地上劃出一條線來,然后踩到線外,這才回相對自己那幾十個面慘白的同胞:“前幾天,大慧法師給我講方寸之地,現在這塊地方就是我源氏陸奧四郎的方寸之地!金國的騎兵如果想從這里越過去,便須是我死在這里,立地了佛。”

 幾十名日本武士愣了一愣,然后全都無話,只是有一學一,各自尋到一個拒馬隙,以刀劃線,以方寸之地。

 話說,正當日本武士還在嘗試鼓起勇氣面對這場又一次超出他們想象的戰斗時,一片混之中,高地東南側,許多騎兵激烈而腥的對沖卻是直接出了結果。

 沒錯,在遠程武大略失效的狀態下,甲騎沖鋒戰,就是那一瞬間的事,勝就是勝,敗就是敗,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當然,在這種戰場上,哪怕是初次沖鋒便直接死亡也不代表他們的沖鋒是毫無價值的。

 甚至可以說,這個戰場上,任何拿起武戰斗的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戰士。

 “可以了!”

 在看到多相同旗語傳遞過來以后,楊沂中強著心中跳,向王淵示意。“就按照原計劃,我當其首,張子蓋當其尾,總都統當其中……”

 同樣跳的王淵同樣沒有任何多余言語,只是匆匆頷首而已。而隨著他這一點頭,宋軍最后一擲,果然在金軍最后一擲擲出后立即跟上。

 大約又過了一刻鐘后,因為前鋒部眾的出表現,外加三面夾擊的戰,親自率主力制了部分營騎軍的金軍元帥拔離速功讓自己的五捧日旗出現在了高地東側高點不足五百步的一個坡面上。

 不過,這位金軍元帥并沒有為自己的進展有毫興,他腦中此時只有完剖叔擅自出兵引發的憤怒……在他看來,完剖叔的出擊,不僅僅是無視他的元帥權威,更是將此役金軍送到了一個極度危險的境地。

 因為按照他的計算,宋軍應該還有一支兩萬人朝上的預備才對,他們應該盡量耗下去,拖到最后再出兵才對。

 現在,拔離速沖到這個坡面,本不是為了奪取東側高點,更是要嘗試找到宋軍最后預備隊的所在,然后迅速果決的予以摧毀……只有這樣,金軍才能繼續保持那兩三分可能的勝利希

 大約是半炷香的時間吧,拔離速便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原來,高地東側當面臨河之地,一支龐大的宋軍剛剛越過了太平河上那數不清的浮橋,此刻正在沿河整隊,而且整隊迅速……這支軍隊的規模和上鐵甲的整齊,本不可能認錯和忽略。

 唯獨稍微奇怪的是,這支絕對有兩萬四五的鐵甲部隊在整隊時,卻沿著河流迅速擺出了一個很薄的長條陣型。

 一開始的時候,拔離速還以為這是為了方便行軍,這支軍隊是要迅速行軍到西面,然后藏到趙宋家的后。

 但很快,隨著這支軍隊開始舉起自己的武,東側坡面上能看到這一幕的所有金軍,從拔離速到訛魯補,全都失

 最兩萬四千宋軍制式札甲重步,排區區四列,首列舉起長斧,次列舉起長槍,三列依然巨斧,四列依然舉槍,陣型嚴,如墻如林。

 下一刻,隨著鼓聲隆隆,甲墻斧林,徐徐而,宛如一條在河畔潛藏了許久的鐵龍一般,向著高地狠狠卷了過來。

 高地東側坡面上,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大隊還是小著這一幕的金軍盡數悚然,恰如之前宋軍見到金軍甲騎盡出一般。

 但很快,五捧日旗下,元帥拔離速便忽然仰頭大笑起來,笑聲方止,復又以手指向那條鐵龍,然后回顧周圍心腹將領、親衛,放聲嘶吼:

 “兒郎們,今日我拔離速持爾等之英銳,當此敵之雄厚,戰后不論敗,史冊人言,誰敢說我不是大金國的真元帥?!”

 眾將先是愕然,旋即轟然。

 Ps:謝桃糯米糕靴(面孔啊)和追風小熊靴,分別是本書208萌和209萌!

 然后獻祭一本新書——《我在城隍廟當白無常》。

 最后說下,大家的活帖子我都在看,很多不錯的,到時候整理下,按照評獎和篇幅,還跟覆漢一樣,我盡量整理到書的附錄里,以公眾章節展開。

 就是有點對不住幾位作圖和視頻的大手子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