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崽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謙虛了?」魏忠賢哈哈大笑,親自攙起張大爺,笑道:「記得上次你想當宣大總督,咱家不許,你猴崽子委屈得都快哭出來,這次讓你當五省總督,你倒謙虛起來了?別羅嗦了,你這個五省總督的職位,皇上已經點頭恩準了,準備明天進宮謝恩吧,哈哈,再說了,如果你這個猴崽子都當不好五省總督,還有誰敢站出來說,他有這個資格和才德擔任五省總督?」
「那……,孩兒就只有再次叩謝父親了。」張大爺無奈,只得老實磕頭謝恩。不曾想張大爺站起來后,魏忠賢竟然又打量著張大爺笑道:「猴崽子,好好乾,等你剿滅了陝西的賊,估計你就有資格當上七省總督了,到時候咱家再勸皇上把遼東和山東的軍隊也給你,讓你去收拾建奴去,再等你猴崽子滅了建奴,復了遼東。哈哈,說不定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置,就在向你猴崽子招手了。」
「魏老頭今天吃錯藥了,竟然變得這麼大方?」張大爺眼看了一眼在場的閹黨員,見他們個個口中稱賀,臉上堆笑,眼中卻除了都有說什麼都掩飾不了的妒忌和羨慕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敵意,就連老對頭馮銓都是滿臉的賠笑,不敢流過多敵意。張大爺心中不由納悶,「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了?魏老頭幹嘛要迫不及待的這麼提拔我?記得以前每次給我論功行賞時,魏老頭都站出來大義滅親,怕我以後升無再升,故意打我的職爵位,這次怎麼偏偏反過來了?」
……………………
張大爺上的病尚未痊癒,魏忠賢也心疼兒子,酒席宴罷就親自送張大爺出了府,讓張大爺回家休息,其他事改天再說。可是張大爺拖著疲憊不堪的回到位於文丞相衚衕的自家宅院后,進門還沒來得及向父母行禮,第一眼就看到自己的舅父英國公張惟賢高坐正堂之中,張大爺苦笑,只好無可奈何的向張惟賢磕頭行禮,向欣喜若狂的親生父親張老財磕頭行禮,向一十一位老娘磕頭行禮。而張惟賢也不客氣,和張大爺客套一番后,就向張大爺使了個眼,讓張大爺自己單獨談,張大爺無奈,也只好乖乖的隨便找個借口,把張惟賢領進了自己的書房,在房中與張惟賢展開談。
「知道嗎?」病懨懨的張大爺還沒在書房中坐穩,張惟賢就迫不及待的向張大爺說道:「魏忠賢已經向皇上舉薦你為五省總督了,而且皇上也恩準了,準備讓你掌管節制宣大、山西、陝西、甘肅和四川五地軍政民務,全力負責追剿西北賊,魏忠賢今天向你提起這件事沒有?」
「說過了。」張大爺打著呵欠答應。張惟賢又追問道:「那除了這事,魏忠賢還對你說了什麼?」
「沒有。」張大爺搖頭,有氣無力的說道:「九千歲知道我上的病還沒全好,就沒和我多說其他的事,說是其他事以後再說。」
「那你知不知道,魏忠賢為什麼迫不及待舉薦你為五省總督?」張惟賢盯著張大爺雙眼問道。張大爺雖然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可是在張惟賢問下,張大爺還是被迫開起腦筋盤算起來,沉了許久后,張大爺心中忽然一,口說道:「難道說,魏貴妃已經懷上皇上的龍種了?」
張惟賢瞪大了眼睛,盯著張大爺打量半天,半晌才點頭說道:「不愧是老夫的外甥婿,果然聰明,一點就!不錯,魏忠賢的侄孫魏貴妃確實懷上了皇上的龍種,只是這事目前知道的人還不多,我都還是昨天才從皇後娘娘那裡得知此事。」
張大爺懶得理會張惟賢的誇獎,半閉著眼不說話,張惟賢則接著說道:「前天魏忠賢向皇上舉薦你為五省總督時,我們還懷疑他是在耍什麼花招,可是昨天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們就明白了,魏忠賢這是在給他孫的兒子鋪路了!如果魏貴妃生下兒子,那麼魏忠賢必然全力鼓皇上立他孫的兒子為太子,將來也好繼承大明江山,提撥你為五省總督,擺明了就是想給他的重孫子扶持一個擎天保駕之臣。將來到了關鍵時刻,你這個手握重兵又戰無不勝的五省總督甚至七省總督只要登高一呼,帶頭支持魏忠賢孫的兒子繼位,那麼大明各地督軍隊,王爺國戚,還有誰敢說半個不字?即便真有人舉兵作,又怎麼可能敵得過你的勤王大軍?」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魏忠賢很可能在下一步還要繼續用高厚祿籠絡你,甚至讓他的親戚與你互通婚姻,把你徹底綁架到魏家戰車上去。」張惟賢喋喋不休的說道:「我今天來這裡,就是想提醒你不要忘了你是大明的臣子,大明祖點名留給當今聖上的擎天棟樑,而且皇上對你的恩德,也不是常人可比,先不說五省總督本來就是皇上賜給你的職,而不是魏老太監給你的獎賞,就說信王爺那件事吧,如果不是皇上寬宏大量…………。」
看著鐵桿保皇黨張惟賢那喋喋不休的模樣,又聽著張惟賢那絮絮叨叨的話語,素來力充沛的張大爺或許是正在病中,忽然到一種極度的疲倦,累得什麼都不想聽,什麼也不想看,腦海里也只剩下了一個念頭,「當初我選擇進京仕,到底是對是錯?我如果沒當這個的話,現在起碼還可以繼續在臨清瀟灑自在,那用得著向現在這樣捲政治漩渦,天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睡覺都不能安生?我將來,還有全而退的機會嗎?」(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穿越成了劉禪,一開始就來了一場驚心動魄之旅,被趙雲帶著在長阪坡來了個七進七出。今生我為劉阿鬥,還要不要人扶了?劉禪慢慢發現他走的還是挺穩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劉備,二叔關羽,三叔張飛這些纔是需要人扶的。於是乎年幼的劉禪就擔起了重任,扶著扶著,便漸漸為大漢扶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三國爭霸,蜀漢為雄!
數風流,論成敗,百年一夢多慷慨.有心要勵精圖治挽天傾,哪怕身後罵名滾滾來.輕生死,重興衰,海雨天風獨往來.誰不想萬里長城永不倒,也難料恨水東逝歸大海.
姜林來到東漢末年,家無余糧,面臨即將起義的黃巾軍,姜林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勢力……那姜林又是怎麼樣從擺地攤一步步的席卷天下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那個動亂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