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四門同攻,意圖利用兵力上的優勢,撕開北疆軍的防守。
袁熙心憂燕城、封丘一線的安全,督軍猛攻。在他看來,如果自己能在最短時間拿下陳留,然後分兵急援燕城,依舊有希完父親待的重任,這樣或許能減輕父親對自己的憤怒。自己違抗了父親的命令,後果難以預料,而且這種做法對父親的權威是一種挑釁。袁熙不願意放棄這個剛剛獲得的機會,他回到。
趙雲所率的胡騎營過去就是黑豹義從營,是北疆鐵騎銳中的銳,將士們無一不是經百戰的悍卒。雖然他們缺乏守城經驗,大戰初始時防守非常混,城牆上一度險象環生,但這些黑豹義從戰陣配合練,攻防銳利,箭犀利、準、快速,再加上陳留城有充足的弓箭,這大大彌補了他們在守城經驗上的不足。幾番激烈的廝殺后,北疆悍卒們逐漸穩往了陣腳,牢牢固守在城牆上。
戰鬥間歇的時侯,趙雲獨自靠在牆垛上,仰頭天,神異常冷峻。
祭峰悄悄走到他邊,膽怯地看看他,言又止。自己和司馬懿雖然奪下了陳留城,但所用手段太過腥殘忍。趙雲顯然不能接這種攻擊手段,從進城開始,他臉上就沒有出過一笑意,對自己和司馬懿不理不睬。
司馬懿知道自己的攻擊之策犯了北疆軍的忌。北疆軍這麼多年來,在大將軍的嚴格治軍下,從不敢對百姓燒殺擄掠。當年張遼在河戰場上掘堤倒灌懷城,因為擔心背上屠民的罪名,曾冒著很大的風險,帶著騎卒把懷城幾十里範圍的百姓全部驅趕到了平皋城。自己這次立功心切,只想達到目的,早把這些不文的規矩丟到了腦後。虎頭將軍殺降都沒事,我借燒殺擄掠之名攻奪陳留當然更不會有事,但現在看來,自己把這事想簡單了。自己不是虎頭將軍,憑自己的資歷即使功城掠地有功,恐怕也難逃被大將軍治罪之禍。看趙雲那張臉就知道這事自己欠考慮,做得太衝了。
不過司馬懿留了一手。他知道自己這辦法功把握很大,功勞肯定也很大,但如果自己獨攬此功,封賞有限,因為自己不是大將軍的親信,攻佔陳留的功勞十有八九要落到趙雲頭上,所以他把祭峰拉上了。
祭峰是北疆悍將烏丸人恆祭之子。恆祭早年追隨大將軍征戰四方,和北疆諸多將領都是生死之。祭峰到了北疆軍后,深為大將軍和眾多將領的喜,幾年後就坐上了黑豹義從營統領的位置。朝廷實施新兵制,黑豹義從營併北軍改編為胡騎營,祭嶧隨之為朝廷最年輕的秩俸兩千石的北軍八校尉之一。北疆軍很多將領征戰十幾年也不過就是個校尉,許多人對此頗有怨言,於是幫助祭峰獲得更多的功勛為恆祭生前好友的共識,這麼做既能讓大將軍高興,又能堵住不滿者的,皆大歡喜。
在河北,和大將軍關係切的人都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即位居高位。文有田疇、傅干。田疇因為小雨夫人和田重的關係,算是李弘的親人。傅干是壯節侯傅燮(xie)之子,傅燮生前和與李弘在西涼結下了深厚的友。武有良、趙雲。武人之間因為相投結下兄弟之很正常。祭峰算是李弘的子侄輩,在這一輩中除了傅干,就是祭峰最為李弘喜歡了。
司馬懿心想,如果我和祭峰一起奪下陳留,封賞肯定很大,而且還能因此得到李弘的青睞和賞識,可以得到更多立功機會。然而事於願違,此舉得罪了趙雲,估計封賞是沒指了,還是先求功過相抵吧。趙雲在北疆軍中聲名顯赫,為人正直謙恭、清廉自律、兵如子、治軍溫和,人緣極好,威極高,得罪了趙雲,以後在軍中很難出頭了。司馬懿心虛,想探探趙雲的口氣,私下勸祭峰先向趙雲認個錯,看看事可有轉機。。祭峰雖然和趙雲一直很親近,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趙雲如此生氣,心中極為不安。
祭峰鼓足了勇氣,剛想開口說話,趙雲先說了,「去把仲達來。」
司馬懿忐忑不安地站在了趙雲面前。
趙雲看看他,嘆了口氣,手把司馬懿手上的戰盔拿了過來,慢慢戴到他頭上,「你是上,要有上的樣子。我看你喜歡沒事拿著戰盔四晃悠,這個習慣是不是跟虎頭將軍學的?」
司馬懿本來很張,聞言竊喜,知道趙雲並沒有真生氣,心頓時輕鬆下來,「虎頭將軍對我說,不要把腦袋整天放在鐵罐子裏,要經常拿出來放放風,保持清醒,否則會悶死的。」
趙雲皺皺眉,轉向前走去。司馬懿臉笑意,急忙跟上。
「你到中原戰場來,是大將軍親自點名向長公主要的。」趙雲不急不慢地說道,「大將軍非常喜歡你。他曾對我說,將來能代替他坐上大將軍一職的,非你莫屬。」
司馬懿難以置信地著趙雲,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極度的興讓他不由自主地抖起來。
趙雲停下腳步,轉頭著他,語氣非常嚴肅地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麼告訴你嗎?」
司馬懿霎時明白了趙雲的意思。興過後,極度的懊悔隨即掩沒了他,讓他痛不生。自己太想立功了,甚至不擇手段,結果把自己的大好前程葬送了。
「祭峰是烏丸人,他統率胡騎營有很多原因。胡騎營過去是黑豹義從營,是大將軍的親衛鐵騎,這是祭鋒出任北軍八校尉的主要原因,將來無論他有多大的功勛,他也是胡騎營的校尉,一位秩俸兩千石的大吏,他不會離開胡騎營。換句話說,你即使和他一起分了奪取陳留的功勞,你也得不到升遷的機會,相反,你害了你自己,也害了祭峰。」
「此事稟報朝廷后,朝中大臣們,包括軍中很多將領一定會上奏彈劾。不是說朝廷反對在必要的時候傷害百姓,而是嚴象祭峰這樣的胡人出的將領傷害百姓。朝廷會殺一儆百,決不姑息。此仗過後,大將軍能保住他的命,讓他繼續留在胡騎營就算不錯了。」
司馬懿突然想到一件事,臉頓時劇變。
趙雲苦笑,「你在這件事上耍了很多小聰明,犯了很多錯誤。你本意是想拉攏祭峰,討好大將軍,卻不料害了祭峰。朝廷懲治祭鋒會牽連到胡騎營,胡騎營的將士過去都是大將軍的義從,對大將軍極為忠誠,這會讓大將軍到威脅,到朝廷在有意利用此事削弱他的兵權。祭鋒懲是因你的攻擊之策而起,你不是大將軍的親信,那你這麼做的目的就顯而易見了。」
司馬懿的額頭上已經冒汗了。貪圖功名,衝冒失,後果竟然可能是整個家族的命,整個晉朝廷的震。司馬懿垂頭喪氣地站在城樓上,一時萬念俱灰,沮喪到了極致。
「仲達,領軍打仗,不在於你是否完了攻擊目標,而在於你完這個攻擊目標的過程中,是否保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趙雲一邊緩緩而行,一邊低聲說道,「如果你打贏了仗,卻讓很多人利益損,你的過失將遠遠大於你的功勞。你飽讀史書,應該知道歷史上很多能征善戰之將之所以不得善終,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只考慮自己的功勞,自己的利益,或者從自己的角度片面地理解征伐的目的,完全忽視了戰爭的整利益。」
「征伐是國政的一部分,征伐要符合國策,征伐要遵從朝廷在兵事上的攻防策略。上下一致,才能戰無不勝。」
「上下一致,你明白嗎?」趙雲手拍拍邊的司馬懿,鄭重地問道。
司馬懿點點頭。
「那你說說。」
「大將軍要我們攻擊陳留,包圍陳留,從而達到切斷曹劉備的糧道和退路,拖住袁紹大軍的目的,他並沒有讓我們攻佔陳留。」
「我們攻佔陳留後,鐵騎隨即失去了機,優勢變了劣勢。」
「我們據城堅守,叛軍只要以一部圍住我們即可,其餘大部則可放心東進救援。這樣一來,我們不但未能切斷曹劉備的糧道和退路,拖住袁紹的大軍,反而讓兩支叛軍的會合速度更快了。他們一旦會合,就能擋住我大軍主力的推進。我們遲遲得不到救援……」
司馬懿抬頭看看四周的士卒,痛苦得幾乎要哭出來。這些都是追隨大將軍十幾年的黑豹義從,都是參加過落日原大戰的悍卒,如果他們就這樣毫無意義地死在了陳留,大將軍會發瘋的,他絕不會放過自己。
「大人,你為什麼要進城?為什麼要命令大軍進城啊?」司馬懿完全絕了,他一把抓下頭上的戰盔,瞪著趙雲大聲起來。
趙雲了短須,抬頭看看城下旌旗飄揚的叛軍戰陣,英俊的面龐上出一堅毅,一殺氣。
「我們守住陳留,只待大軍殺到城下,叛軍就會撤離,這樣我們將在最短時間推進到封丘、陳留一線,我們將因此得到更充足的時間,我們可以在兗州站穩腳跟,還能迅速和叛軍形決戰態勢。」
「這是你和祭峰唯一可以罪立功的機會。」趙雲平靜地說道,「至於殺傷百姓、抗令奪城、義從損的罪責,我一人承擔,這樣你們就沒事了。」
「大人……」司馬激地著趙雲,眼淚差點掉了下來。
「你不要激我。我這麼做,不是為了替你罪,而是為了朝廷的穩定。中原大戰如果我們贏了,我們將開始平定天下的偉業,如果輸了,我們將勵圖治再途南下征伐,而要做到這一切,我們需要一個齊心協力的朝廷,需要大將軍。」趙雲淡淡地看了一眼司馬懿,「仲達,你太年輕了。這次教訓會讓你明白什麼打仗。腥的戰場、驚心魄的殺戮,不過是國政的延續。一城一地的得失,或者一場戰鬥的輸贏,都決定不了戰爭的勝負,真正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國政,是朝廷。如果你一直不懂把國政和戰爭,朝廷和戰場聯繫在一起,你永遠都不會為本朝一個出的將軍,更不會坐上本朝大將軍的位置。」
司馬懿躬教。
「我會讓祭峰嚴守。」趙雲臉上總算出了點笑容,「我個人的聲名榮辱算不了什麼,只希你不要讓大將軍失。」
「大人,你覺得我們守得住陳留嗎?能堅持到大軍來援嗎?」司馬懿惶恐不安地問道。趙雲的一番話對他的震撼和衝擊非常大,幾乎在這短短幾瞬之間摧毀了司馬懿所有的自信。
「要有信心。」趙雲再次把戰盔戴到了司馬懿頭上,「信心可以讓我們戰勝恐懼,擊敗所有的對手。」
「咚咚……」戰鼓擂響,敵人的攻擊再度開始了。
趙雲城下水一般衝上來的敵卒,輕輕冷笑一聲,朝後揮了揮手,「擂鼓……」
=
陳留大戰的第二天晚上,聯軍大營。
斥候飛馬來報,北疆軍主力渡過濟水河,一日連克濟、東昏兩城,正向陳留急速推進。
袁熙大驚,急召田、許攸、梁歧、文聘等人議事。
「到底是北疆軍主力,還是前些時日包圍東昏、濟的部分北疆鐵騎。」許攸驚慌失,連連搖頭,難以相信斥候的稟報,「曹劉備帶著七萬大軍回援兗州,就算劉備一部前去支援徐州關羽,他們也還有六萬大軍。據我們的探查,北疆軍除掉留守昌邑一帶的兵力,定陶一帶最多不過六七萬人馬,李弘憑什麼優勢在這麼短的時間擊敗曹劉備?他們兩人的軍隊到哪去了?都被豹子吃掉了?」
眾人瞠目結舌,也是覺得不可思議。北疆軍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從渡河展開攻擊開始到現在兵陳留,尚不足一個月時間,北疆軍竟然越進千里,一路攻城拔寨猶無人之境。
「元皓……」袁盛用力拍拍氣極差的田,焦急地問道,「如何應對?曹和劉備是不是完了?全軍覆沒了?」
「不會。」田半躺在席上,有氣無力地說道,「在定陶一帶,曹劉備有五、六萬人馬,李弘要想打他們,只有決戰,但這麼早決戰對北疆軍極為不利。決戰會導致北疆軍的兵力損過快、過多,他們兵力不足就很難快速佔據兗州,更不能在兗州站住腳。無法在兗州站穩腳,北疆軍就無法繼續進行中原大戰。為了實現奪取中原的目標,北疆軍必須搶在我們各方軍隊聯手反擊之前,殺到陳留、封丘一線,以便拿下兗州全境奪得決戰的先機。從這一點出發,李弘暫時還沒有決戰的決心。」
「曹劉備也不願意決戰。他們把人馬打了,把北疆軍打得損兵折將了,等於拱手把兗州和徐州送給了我們。他們會有這麼慷慨大方嗎?」
「不會。」田自問自答,繼續說道,「曹、劉備一定後撤了。他們想把北疆軍引到陳留,讓我們來對抗李弘,以此辦法來消耗我們的兵力。」
「那為什麼斥候沒發現曹劉備的大軍?」袁熙問道,「他們去哪了?」
田閉上眼睛,皺眉沉思。難道他們北上,撤到了濮水河一線的燕城、長垣一帶?從定陶到長垣有兩百多里路,北疆軍步騎隨後掩殺,曹劉備的大軍可能會崩潰。北上是條死路,曹、劉備不會自絕生機。他們會撤到哪?
「我們要不要分兵東進?」袁煕見眾人都不說話,於是問了一句。
「不能分兵,還是打陳留。」許攸急忙搖手阻止,「無論曹劉備是全軍覆沒了,還是從哪裏撤走了,北疆軍主力正在急速殺來是事實。我們要想擋住北疆軍,要想在第二道防線阻擊北疆軍,務必要奪回陳留。我們沒有時間了,要日夜攻擊。」
陳留如果不能奪回來,就這樣稀里糊塗地丟掉了,許攸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所以他極力反對袁煕的建議。
「城北疆軍十分厲害,防守相當嚴堅固,我們損失太大了。」袁熙想到今日攻城阻,繼續攻擊的念頭越來越淡。自己集中兵力攻擊陳留,已經違背了父親的命令。現在戰局再變,曹、劉備的大軍生死未卜,一旦自己在北疆軍殺到陳留前未能拿下城池,陷腹背敵的困境,不但損兵折將,更要可能因為兵力的嚴重不足而導致浚儀、開封一線的防守瞬間崩潰,父親擬定的要把北疆軍擋在第二道防線之前的計策也將因此而徹底失敗,將直接面對北疆軍的威脅。
你要死了,休想拉我陪葬。袁煕冷冷地看著許攸上下急促張合的,一句話也沒聽進去。陳留丟了不是自己的錯誤,但自己如果損兵折將,跟在許攸後面把浚儀、開封也丟了,把通往河南的門戶全部打開了,那就是自己的錯了。
洞房花燭夜,看著推門進來的絕色女子……李易的宏愿發生了小小的改變。 官居一品,算什麼? 封侯拜相,沒意思! 我可是要成為山賊王------的男人!
簡介:張超穿越武德四年,來到長安郊外灞上,成爲了老府兵之子,但他卻只想做個悠閒的大唐好地主!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
以大唐天寶年間為時代背景,以武俠小說為載體,講述一個少年的「打怪練級」 之路。 隨著故事的展開,少年開啟了「開地圖」 模式,遍歷大唐名勝,與開元天寶年間的各路大神邂逅,身不由己地捲入到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中去。 最終會揭開什麼樣的歷史秘辛,又將面對怎樣的人生際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