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幻想言情 求生在動物世界[快穿] 第212章 第 212 章【150000營養液加更】

《求生在動物世界[快穿]》 第212章 第 212 章【150000營養液加更】

 安瀾定的計劃非常簡單暴。

 設置一些生活中常常會用到的場景, 選擇一些容易調整發音社里也避不開的詞匯,然后一地不停重復。

 不就是說話嘛。

 和諾亞最會說話了。

 誰也想不到穿鸚鵡之后竟然還能客串一把導演和演員來拍景喜劇,兩只大鳥又是找道又是想臺詞, 折騰得不亦樂乎。

 晏晏不知道前面在等著他的是什麼,第二天上完個訓課后抓著小魔方就拖拖沓沓地走到了鸚鵡教室門口,后還跟著兩個大人。

 小熊老師和晏晏媽媽的表都很嚴肅。

 昨天晚上小男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發, 不愿意和爸爸媽媽面對面說話,躲避、煩躁、摔東西,是半年以來程度最嚴重的一次。

 發脾氣的余波直到今天早上還留著,使他表現得比平時還要游離, 上大課時全程盯著窗戶上的一只飛蟲,老師趁做游戲的時間把所有同學的座位都挪到墻邊上,遠離窗戶, 沒有蟲子可以盯,他就去盯天花板上微微閃爍的直管日燈。

 個訓課也沒好到哪去。

 小熊老師原本打算在這節課講各種, 剛剛翻開彩本就發現孩子已經在神游天外, 他只能隨機應變, 跟著對方的視線來講解,最后靠著散落在地上的廢卡紙堅強地完了課程目標。

 為什麼一直不高興呢?

 這件事無論對父母還是對老師來說都是個謎題,他們無法理解晏晏想要表達什麼,每當彎腰詢問時, 對方總是會移開視線、扭轉,好像恨不得消失在空氣里。

 當他走進鸚鵡教室時,那種負面緒仍然存在,波紋一樣在房間里回著, 安瀾不用看小熊老師的手勢就能明白今天的任務重心是什麼。

Advertisement

 哄孩子是伴的拿手好戲。

 想了想, 在男孩走到橫木邊上時主攀著他的胳膊踩到肩膀上, 用腦袋蹭蹭臉頰,高興地說了句“下午好”。

 沒有答復。

 意料之中的事。

 但是沒有答復不代表沒有反應,晏晏用另一只手彎到肩上好奇地,然后又的腦袋,眼睛因為驚訝而睜大了。

 紫藍金剛鸚鵡站在四歲小孩肩膀上像個龐然大,這麼脆弱的肩膀原本就架不住,一偏轉更是重心難穩。安瀾不能用力去抓,也不能在這個距離扇翅膀,只能踉蹌兩步栽到地上。

 姿勢......不太雅觀。

 晏晏大約是被這個意外逗樂了。

 他轉過來時臉上已經有了笑容,兩只手掌先是一攤,然后在腰上轉了轉,又在肚皮和腦袋上轉了轉,咧出牙齒。

 這是什麼意思?

 安瀾疑地看向其他人。

 晏晏媽媽在捂著笑,小熊老師在叉腰大笑,后進來的雅芳則是很給面子地憋住了笑,就連諾亞都在發出長長地笑聲,用行給出了棕櫚頭鸚鵡為什麼合不攏的另一個不科學解釋。

 然后——意識到了。

 這個作曾經好像見過的,上個禮拜雅芳說小熊老師茶喝太多喝胖了,年紀輕輕就要有啤酒肚了,說完比劃了一下他的

 安瀾:“......”

 竟然說胖?!

 天底下還有比更標致的紫藍金剛鸚鵡嗎?

 這個房間里本沒有一點溫度,尤其是那個笑得合不攏的明明自己也很大只的鳥,怎麼看怎麼應該挨一頓生活帶來的毒打。

 諾亞一定是察覺到了危機的降臨,下一秒鐘,他已經振翅膀朝著更高的橫木飛去,邊飛邊喊“救命”,險而又險地躲過了襲擊。安瀾在后面窮追不舍,飆出了畢生最快的速度。

Advertisement

 兩只鸚鵡在房間上空繞圈飛行,晏晏就坐在拼圖地墊上搖晃著腦袋朝天花板看,到后來干脆仰躺在地,兩手有一搭沒一搭地玩著魔方。

 “咔嚓。”

 “咔嚓。”

 “咔嚓。”

 魔方每次轉時都會向鸚鵡們發出鳴信號,但先前安瀾和諾亞通過氣,打定主意不理會這種簡單的呼喚方式,而是等待小男孩用出他已經學會了的只是還沒想起來的呼喚方式。

 轉的聲音越來越響,也越來越快,發現大鳥仍然在天上飛,晏晏先是撓了撓腦袋,然后把魔方丟到一旁,苦惱地抿著

 他不知道該做什麼。

 可是想要聽到鸚鵡鳴的愿他在記憶里深挖,倒了擋在那跟前的一切駁雜,小男孩思考著,幾乎是太過用力了,吸氣,呼氣,吸氣,呼氣,最后從出含糊不清的音節。

 就好像一張折皺的紙慢慢被打開鋪平,那些音節變化著,被拎清,被理順,最終顯示出寫在紙上的完整的正確的字來——

 “安安。”

 于是安瀾鳴

 其他人類無意識地著脖子,手向耳朵,被這百分之百可以被稱為噪音的響弄得心神不寧,但是有一個小男孩在房間里笑。

 為著這珍貴的笑意,安瀾決定放過他剛才的“冒犯”,也放過被追得眼冒金星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傻瓜黑鸚鵡。

 諾亞在開始演“景喜劇”時還有點蔫,堅稱自己是“暈車”了,但安瀾覺得這家伙就是借題發揮,在給瘋狂忘詞找借口。

 明明只是幾個簡單的問好、談、再見場景,難度低得不能再低,他卻把臺詞改得親媽不認,關鍵有些還特別搞笑,安瀾又好氣又好笑,半是抱怨半是喜地說了一句“笨”。

Advertisement

 可能是因為說這句話時最真,也可能是因為這句話說完后諾亞炸的表現讓人印象最深刻......離奇的事發生了。

 晏晏小朋友沒有記住以上所有場景模仿里的任何一句臺詞,記住了最后的這聲,而且還因為學會了一句話而高興起來,原地蹦蹦跳跳、拍手轉圈,一邊轉圈一邊重復著這個詞。

 黑鸚鵡嚇得慘白。

 藍鸚鵡嚇得失去

 晏晏媽媽笑著搖搖頭,剛剛出去拿墨魚骨玩的雅芳兜頭聽到一聲“笨”,退出門外看了看門牌,挑起來的眉都飛到天花板上了。

 頂著“和藹可親”的目,安瀾和諾亞一團,決心利用邊上有的道重振旗鼓,從最簡單的遞東西開始。

 這天接下來的時間都是在景模擬中度過的,每當安瀾遞東西給諾亞,有時候是種子,有時候是玩,他都會在接過去之后說一聲“謝謝”;假如有梳或者整理羽冠的舉,后面也會跟著一聲“謝謝”。

 然后安瀾嘗試地飛到小男孩邊用敲了敲他正在擺弄的魔方,又出爪子做虛握狀,表示自己想要這個。

 晏晏看看手里的魔方,看看,又看看魔方,第一反應就是把它攥住,角也抿了起來,似乎很不樂意把東西給出去。

 但是安瀾非常堅持。

 第二次敲了敲魔方,然后抬頭看著對方,有那麼一瞬間,還以為晏晏會發脾氣,但是他最終還是一地松開了手指,讓把魔方抓了出去,擺在地上裝模作樣地滾著玩了一圈。

 “謝謝。”安瀾說道。

 晏晏眨眨眼,好像意識到了什麼。

 晚些時候他又了鸚鵡的名字,希他們飛到邊去給他“唱歌”,安瀾和諾亞都盡心鳴了,在鳴結束后歪著腦袋站在原地,不飛走也不靠近,而是期待地看著他。

Advertisement

 晏晏張了張

 安瀾能看出來那今天被他們重復了至五十次的話已經涌出來到了他的邊,他不是不會說,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只是詞語每每到了邊又會悄悄溜走,把他困在一個表達缺失的巨大泡沫里,憋得無法呼吸。

 不能強求。

 他沒有說,替他說。

 “謝謝。”安瀾輕聲道。

 就這樣,像卸下了什麼重擔一樣,晏晏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臉上的表又鮮活起來,不再繃的接近垮塌的神

 第二天和第一天的況差不多。

 第三天仍然如此。

 到第四天時,晏晏才含糊地說出第一聲“謝謝”,旋即從諾亞口中接過因為擰得太彎反彈后被彈飛到房間另一頭的橡膠寶劍。

 在這之后仿佛打開一道閥門,他對鸚鵡說的話越來越多,抿和皺眉頭的次數也越來越,許多問候漸漸了日常。

 每當他走進鸚鵡教室時,安瀾和諾亞都會問他“下午好”,他會比較生地回復一句“下午好”,然后再去做其他事

 每當他結束休閑時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時,安瀾和諾亞都會告訴他“晚安,明天見”,而他也會回以同樣的話語,雖然跟著一些無意義的擺手。

 但這些就無法在老師和家人上實現。

 隨著接的時間日益增加,安瀾發現人臉對晏晏來說似乎意義不大,當他看到人的臉時,他看到的就是一張臉,是“臉”這個東西,沒有好看難看之分,開始擔心他的世界里其他關于人的東西也是模模糊糊的碎片。

 這不稀奇。

 自閉癥兒逃避與人的流,他們從人上得到的信息自然都是不完整的、有錯的,假如他一直這樣下去,一直不和人說話,那麼這種碎片化只會越來越嚴重,整個人類社會對他來說都會變某種怪似的存在。

 安瀾認為是時候了。

 一個下雷雨的星期六,雅芳應邀坐在橫木旁邊,和兩只鸚鵡一起靜靜地看著晏晏玩耍,一邊看一邊流信息、等待時機。

 等了半個小時,磁力球才從他手中滾落,骨碌碌地滾到三個觀眾腳下,晏晏想要過來撿,但在他之前,雅芳把磁力球撿起來遞了過去,平穩地放在他的掌心里。

 然后他們等待。

 晏晏可以避開雅芳的視線,但他不能、不習慣也從未避開過兩只鸚鵡的視線,面對著這悉的期待的目,他的舌頭好像又打起結來,嚨里發出的聲音糙又黏連,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臉漲得通紅。

 沒有人替他說話。

 但也沒有人在催促。

 大家都在安靜的等待著,房間里只剩下空調運作時發出的“嗚嗚”聲,還有一只不知從哪飛進來的蟲子在玻璃窗上昏頭昏腦到撞的聲響。

 “謝......謝......”晏晏最后說道。

 “不用謝。”雅芳很溫地接道。

 說話時云淡風輕,離開時也很平靜,但眼睛似乎有一點潤,安瀾看得不是很真切,這個疑在晚上就被解開了,小熊老師沖進來吸鳥時得意洋洋地宣布他們為慶祝這件事特地買了個蛋糕,還開了一堆宅快樂水。

 安瀾很生氣。

 諾亞也很生氣。

 可惡的人類,自己在外面吃油蛋糕,味道也不讓他們嘗嘗,就算鸚鵡不能吃油,也不能喝宅快樂水,好歹弄點蜂兌水讓他們也有點參與啊,出最大的力,啃最小的墨魚骨,可惡!

 兩只鸚鵡商量著要罷工,但是第二天看到晏晏的爸爸媽媽都紅著眼眶,罷工的事就不了了之了,景喜劇倒是出了第二季。

 晏晏很快就把“謝謝“說通順了。

 無論誰給他撿東西,或者遞東西,或者送東西,只要鸚鵡們表現出等待的樣子,他就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麼樣的表示,到后來安瀾和諾亞都不提示,他也不需要他們再去提示,會非常自主自覺地在得到幫助時說一聲“謝謝”。

 再后來他學會了更多詞匯。

 但是他仍然學不會人。

 安瀾也試著教他“爸爸”和“媽媽”這兩個詞,晏晏不明白什麼是緣關系,也不明白爸爸是什麼含義,媽媽是什麼含義,但是想著哪怕當做一個稱呼來,就像“安安”一樣,恐怕對那對夫妻來說都是繼續前行最好的藉和力。

 這一教就是半個月。

 和諾亞教的次數太多了,以至于都習慣了,對方也聽習慣了,每次進門都會聽到“爸爸媽媽”,只不過都是從鸚鵡口中出來的,從來也沒有從兒子口中出來過。

 卡在這個環節上,安瀾和諾亞難免著急。

 雅芳倒是一點都不心急,有時候會走到鸚鵡教室里著他們的羽和他們說悄悄話,某次提到這件事,說了這麼一些話——

 “自閉癥兒就好像是一塊被卡在山上的大石頭,底下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阻擋,使他們沒法順利滾到山下去和其他石頭會合。我們做的行為分析法也好,其他治療方法也好,本質上都是通過人為手段是引導、疏通、教育,把那些阻擋一點一點地掉......”

 “......而到達某一個臨界點之后,一切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變得水到渠。這塊石頭會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它會越過剩下的阻擋,勇敢地滾到山腳下,滾進石頭堆里面去。雖然它在到達時上還會帶著曾經被阻擋出的缺損和不全,但那些瑕疵不會損害到它作為一塊漂亮石頭的本質。”

 笑笑,點點鸚鵡的

 “所以在那發生之前,我們必須等待。”

 安瀾覺得很有道理。

 聽了這些話,也不再著急,趕慢趕每個下午都趕著要給晏晏看一大堆景了,因為心態放松,和諾亞的對話逐漸變得隨意,變得富,用的詞語也更難。

 小男孩總是靜靜地看,靜靜地聽。

 九月里的某一天,安瀾因為還在和諾亞玩踩堅果平衡游戲,一下子沒注意到房間里的人要回家了,就沒主挑起話題,但在玩耍時聽到有腳步聲靠近,晏晏在他們邊上蹲下,很小聲地說了一句“晚安。”

 當時安瀾和諾亞都愣住了。

 等反應過來時,他們發現自己正在一邊尖一邊在房間里到飛。

 晏晏似乎意識到自己做對了一件事,讓他一直以來重視的伙伴高興了,便也跟著高興起來,在出門前還補了一句“明天見”。

 這天晚上安瀾和諾亞從鸚鵡變了貓頭鷹。

 從那之后,一切就變得越來越好。

 九月底一個炎熱的午后,晏晏爸媽在樓外停完車匆匆趕進機構里,上都是汗,媽媽手里還抓著兩沒拆封的冰

 鸚鵡教室里坐著小熊老師和雅芳,做記錄的老師是悉的老師,說話的鸚鵡是悉的鸚鵡,玩耍的容是悉的容,大家都沒覺得今天會發生什麼特別的事。

 晏晏爸媽進來的時候安瀾和諾亞還在吃中午沒吃完的一小盒堅果,看到他們倆,習慣了一聲“爸爸媽媽”。晏爸被小熊老師到邊上去說白天課程的進度,晏媽則拿著冰朝里走,顯見是想把東西遞給兒子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