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侯門邪妃 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

《重生之侯門邪妃》 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

婚后的幾天,秦綰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生活。

原本也不是沒有在王府住過,主院更是自己設計的,不同的也就是換了個房間……好吧,還有多了個男人。

攝政王府的產業秦綰早就接手了,龔嵐擺平了賬目,讓李游把原先各的人都拔除了之后,賬本就慢慢地轉給了秦姝,連同秦綰自己的產業一起。

秦姝并不是絕頂聰明,對做生意很有天賦的人,但努力,學得認真,不需要讓把店鋪做多大,只是監管賬目的話也算中規中矩,畢竟,秦綰邊實在找不出這方面的人才了,原本龔嵐不錯,可惜被李暄預定了。

不過,龔嵐的才能給當賬房確實也有點大才小用就是了。

王府沒有別的主子了,在偏院住著的那位夫人更是和形人似的。不是沒有心計,只是這點兒小心思在偏遠的寧城也罷了,到了京城實在是不夠看。李游只吩咐了伺候的下人閉,不聽不說,不讓出門,錦玉食養著便是。至于收買……有什麼資本收買攝政王府的下人?

白蓮小產了,雖然命無礙,但因為理得漫不經心,了涼,大夫來看了說,以后恐怕不能再生育了。

秦綰也不想理會大婚那天究竟是意外還是存心,一片淡淡的,也沒說要怎麼置。不過,下人們是最會看人臉的了,就算秦綰什麼都不說,也不會妨礙他們做點什麼。當然,沒人敢直接待白蓮,只不過,白蓮要是說一句現在吃不下,那這頓飯就不會有人再送一次,說水太燙,那換上來的就會是冷水。

攝政王府的下人,絕對都是謹守本分,不自作聰明的!

要不是白荷還算得寵,只怕白蓮要吃的苦頭更多。

Advertisement

也就是白荷這位表小姐還算是半個正經主子了。

游也是聰明人,攝政王沒有什麼親人,勢力畢竟單薄了些,二小姐比大小姐聰明多了,也識相多了,好好養著用來聯姻也是一條不錯的路。

而白荷其實對攝政王府的高興的。

雖說和白蓮是雙胞胎姐妹,可母親一向喜歡白蓮,對不怎麼看得上眼,或許是因為白蓮的子和母親如出一轍,看不慣這個躁躁的野丫頭吧。尤其當初白蓮做了太子側妃,母親就更不記得還有這個兒了。要是真一直這樣也罷了,可太子被廢,白蓮被幽,這個母親倒是想起來還有一個兒了!

白荷分得清誰對好,要真是關心照顧的母親和姐姐,哪怕是再糟心的母親和姐姐,也不會不管,可是沒用的時候總忘了,有用的時候又想利用的親人,憑什麼要乖乖聽話?大不了,攝政王府養們一輩子食無憂,也對得起十幾年養育之恩了!

至于自己,白荷完全不覺得需要心。

反正親親表嫂肯定不會坑的,可沒有母親和姐姐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真?能當飯吃嗎?野心?也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白荷不在乎聯姻,有攝政王府做靠山,不管跟哪家聯姻,夫家都會把高高捧起來當菩薩供著的,只要自己不去作死,一輩子都能平安富貴,有什麼不好的?

人呢,沒那個能耐,就別想要的太多了。

白荷不怕人說沒志氣,可事實確實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嘛。何況,這世上九九的子,還不都是這麼過的?只要自己立得起來,后靠山不倒,也沒見幾個特別慘的。

三天時間,秦綰已經將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陪嫁過來的人也都放到了合適的位置上,不過主院的人幾乎全部換了一批。

Advertisement

李暄本來就只有兩個小廝伺候,有了主母,秦綰就直接把他們放到了書房去,主院里的大丫頭就是荊藍、蝶、秦姝、夏蓮四個,二等丫頭除了碧瀾軒帶來的兩個,又留下了幾個原來王府里的,都挑的年紀比較小的,讓夏蓮帶著。畢竟秦綰邊的大丫頭年紀都不小了,若是有好機會,也不會阻礙了屬下的幸福,還是要提早先培養幾個出來。

自從宇文雄落網后,顧寧就從皇宮里搬了回來,和執劍一起,繼續擔任秦綰的侍衛。

顧寧武功夠好,但出江湖,眼界卻不夠,攝政王府顯然是個能讓人迅速長的地方。

攝政王大婚,顧月白雖然還沒上京,但也派人送了一份重禮來。當然,有多都是李游代為理的,顧月白一介白,禮能直接送到秦綰手里,知道的人也要暗中衡量一下顧家的未來。

這天下午,秦綰在書房剛剛寫完一張字,就看見李暄似乎本不像是在理公務的模樣,不好奇地湊過去看。

“過去坐好。”李暄頭也不抬地道。

秦綰掃了一眼就看到他是在畫畫,畫的正是剛剛在窗下臨帖的自己,隨即笑道,“我說,你行不行啊?一點兒都不像。”

“哪里不像了?”李暄反問道。

“我剛剛出去過,穿的本不是這種水袖長好嗎?”秦綰指著畫面認真道,“寫個字還要拉著袖子,你不覺得很傻嗎?”

“這姿勢比較好看?”李暄想了想道。

“噗——”秦綰被他氣笑了,“既然你是自己想象的,還要我坐回去干嘛?又不是照著我畫的。”

服不是,可人是。”李暄答道。

“所以,你是在一邊畫畫一邊想象我不穿服的樣子?”秦綰沉默了一下才道。

Advertisement

“……”李暄無言,明明是換了一件服好嗎?

“不,怎麼穿。”秦綰白了他一眼。

“你不穿服的樣子我看過,不用想象。”李暄一本正經道。

天化日耍流氓啊你!”秦綰抓起畫紙直接往他臉上拍。

“我畫了一下午的!”李暄抗議。

“不許畫!”秦綰瞪他。

“你繡的香囊我都好好戴在上。”李暄一臉委屈地指指腰間的配飾。

香囊倒是很致,只不過……卻是水,上面還用金線繡了一只豬頭,雖然寥寥幾筆,卻憨態可掬、活靈活現。要是這樣的香囊給秦瓏佩著,見到的人只怕都會說句“小姑娘好可”,可佩戴的人是李暄,是攝政王……今天一天,凡是見過李暄的人無不風中凌半天說不出話來。

秦綰干咳了兩聲,眼珠子一轉,很無辜地道:“我自己不也戴著嘛?”

繡的香囊是一對,自己這個是草綠的,上面繡了條——豬尾

李暄的眼神有點郁悶,跟自己這個放在一起的話,確實看著也的,但是……單獨看,誰知道那條彎彎的東西是豬尾啊!

“不要還給我。”秦綰一手。

“不給。”李暄立即道。

不就是個的豬頭香囊麼,就算戴著去上朝,那個敢當面說半句?

至于背后……誰人背后不說人是非?誰人背后不被人說是非?真的無所謂的。

何況,這個香囊里裝的可是“結發”啊,怎麼可能不戴。

“王爺、王妃!”就在這時,書房的門被敲響了,外面傳來莫問悉的喊聲。

“進來。”李暄淡定地折起畫了一半的畫紙,到了書本下面。

秦綰整了整服,繼續回去臨帖,一副雍容高貴的模樣。

Advertisement

“王爺,出事了。”莫問大步走進來,一向冷漠的臉上難得地顯出了幾分焦慮。

“這時候能出什麼大事?”李暄皺了皺眉道,“鎮定點。”

“是,王爺。”莫問頓了頓,隨即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北燕起兵了。”

“起兵了?”李暄一愣,確認似的道,“你說的‘起兵’是什麼意思?”

去年秋天開始,北燕扣關,小規模的戰事在邊境偶有發,不過因為太上皇從南線大營調了兵馬北上,加強了各防線,一邊練靜待開春出兵,所以損失比往年輕得多。年前,北燕兵馬大半都已經撤回了國準備躲避寒冷的雪季了,而現在是二月,北燕那邊應該還是非常嚴酷的環境才對。

“啟稟王爺,北燕以皇太子宇文忠為元帥,起騎兵二十萬、步兵十萬,嘉平關危急!”莫問道。

“北燕瘋了?”秦綰口而出。

這冰天雪地的,別說步兵了,騎兵都完全沒有速度和沖刺力,攻城方和守城方面臨的本不能相提并論!

“因為,今年嘉平關以北,沒有下雪!”莫問道。

“為什麼不早報……”秦綰說到一半,不覺啞然。

為什麼沒有早報上來?可去年秋天開始東華經歷了廢太子宮變、登基大典的北燕刺客、接著過年、攝政王大婚,再加上邊關的形勢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平靜,如果是北燕人的靜或許沒有人會耽擱,可“今年冬天北燕沒有下雪”這種看起來無關要的小事,誰有那個心思專程遞個折子上來說一聲?不怕被攝政王覺得干拿俸祿不干實事嗎?

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冬天北燕反常得沒有下雪,才會有這場半國兵力之下的南征。原本李暄也是承襲了太上皇之前的計劃,準備等北燕熬過這個冬天,糧草不濟的時候出兵北伐的,可北燕卻搶先一步出兵,正好卡在了東華之前,最難的這個時間。要是往年,北燕那絕對是自己找死,齊膝深的雪地里,移都困難,騎兵還想沖鋒?那什麼云梯攻城車之類的攻城械也完全無法使用,東華只需要閉關門,等著北燕把自己作死就行了。可今年……關鍵是沒有下雪!

如果只是氣候的寒冷,終年酷寒之地的北燕人顯然更適應良好,雖然東華的士兵在關,可打起來的時候,城上城下的,氣溫還能不一樣嗎?

“宇文雄那個藏起來的東西,會不會和這次北燕來勢洶洶的戰事有關?”秦綰又道。

“不好說。”李暄沉著臉搖搖頭。

他很清楚,這次嘉平關的危機不僅僅是外憂,還有患。

太子謀反,皇族死傷殆盡,主登基,這樣的大事,要說對邊關的軍心沒有產生影響,那絕對不可能,怕是那些將軍心里也未必沒有不安。

“正式的告急文書大約今晚就會送到兵部,暗衛的飛鷹傳書也只堪堪快了半天。”莫問道。

“本王知道了,立即去請凌元帥和江相過府,可以先一下。”李暄道。

“是。”莫問立即領命而去。

李暄,看著秦綰,眼神中閃過一抱歉。

看起來,最近真的不是什麼黃道吉日,才新婚呢,北燕就打過來了。

“我說過,我不信那些神神叨叨的欽天監,既然北燕要自己來找死,那麼,就把他們殺回去,殺得他們下次再不敢來。”秦綰抬頭笑道。

“說的是。”李暄也笑了笑。

反正,遲早是要打的一仗,如今不過是被北燕鉆了個空子,搶了個先手而已,誰勝誰負,尤未可知。

不到半個時辰,江轍和凌從威就先后趕到了。

“坐吧。”李暄手將莫問帶來的紙條了過去。

江轍看完,順手遞給了凌從威。

“這……北燕是早有圖謀啊,三十萬大軍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集結起來的。”凌從威說著,端起茶杯喝了口熱茶,突然抬頭,才看見端茶來的人竟然是秦綰,楞了一下才趕道,“多謝王妃。”

“凌元帥不用客氣。”秦綰笑瞇瞇地在李暄邊坐了下來。

“北燕早有準備,難道是算準了今年不會下雪?”江轍冷聲道。

&

nbsp; “這個……”凌從威也覺得很矛盾。

嘉平關外那塊地方氣候寒冷,每年從十一月下旬開始就會落雪,一直要持續到第二年三四月才會慢慢回暖,千百年來一直如此,或許雪量有多有,日期也或有提早推遲,可像是今年那樣,直到二月中了居然還沒下過一場雪,簡直可以說是神跡!

要說北燕提前一兩個月就在調大軍了,這可能嗎?

北燕的冬天原本就缺糧,大軍調耗費糧草輜重無數,若是不能確保必定能出兵,這樣的消耗誰能負擔得起。

“有沒有辦法讓老天不下雪?”李暄轉頭道。

“問我?”秦綰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指著自己的鼻子,哭笑不得道,“你不如問我,能不能讓天永遠不要黑?”

“圣山的各種雜學很多。”李暄很無辜地看

當然,這種時候,確實不適合開玩笑。秦綰皺著眉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如果只是讓一場雨雪消散,或者延遲提早,應該還是有辦法的,可是,讓一個半年被冰雪覆蓋的地方不下一場雪,人力本不可能。”

“那是老天爺都在眷顧北燕嗎?”凌從威很郁悶。這大半年來,東華已經很倒霉了吧。

“如果北燕是小規模出兵,那可能是巧合,但是調集三十萬大軍南下,事先不確定今年不會下雪,北燕皇沒那個魄力。”江轍斬釘截鐵道。

“本王也這麼認為。”李暄贊同道。

“王爺,先不管天氣,北燕三十萬大軍南下已經迫在眉睫,先敵才是最要的事。”凌從威抱拳道。

“元帥說得不錯。”李暄在書案上鋪開了地形圖,示意他們都坐過來,一邊指著地圖北面道,“北燕侵我國,常規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直接打破我國北方第一防線蒼茫關,后面就是我國的糧食來源,而且地形寬廣,無可守,如果有大隊騎兵,可以一路如無人之地,直東華腹地,好當然是巨大的。”

“蒼茫關從東華建國以來,從未被攻破過一次。”江轍道。

蒼茫關一破的后果,北燕知道,東華當然更知道,所以歷代皇帝對于加固蒼茫關的城墻軍械從來不吝嗇,而且常年派駐重兵名將,蒼茫關的軍隊,不論餉銀還是軍備,都是頭一份的。那里關乎的是東華的生死存亡。

可以說,如果東華部不出問題,想要以武力強行攻破蒼茫關,幾乎是個不可能完的任務。別說三十萬大軍,就是北燕連自己后方的草原民族都不顧了,傾國之兵南下,也不可能。蒼茫關的兵力補充是非常快的。多代人的努力,將這道防線建造得如同銅墻鐵壁一般堅固無比。

“所以,北燕選擇的是另外一條路。”李暄的手指移過去,一面繼續說道,“繞過滄瀾山,攻打嘉平關。嘉平關因為地形原因,放不下太多人馬,只有兩萬駐軍,北燕三十萬人雖然也無法一起上,但足以用車戰日夜不間歇地攻擊,就算累也能累死守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