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重生六零:我家媳婦特別兇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起房子了

《重生六零:我家媳婦特別兇》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起房子了

不必說了。

心領神會。

方華笑瞇瞇的接過了李友桂遞過來的麻包袋,也不打開來看。

「友桂,你什麼時候回去?!晚上你和你哥來家裏吃飯吧。」

極力的邀請李友桂兄妹倆,這是真正的想當親戚走的意思了。

李友桂笑。「姐,不用了,我呆會就回去了,最近家裏要建房子忙得很呢,估計得建完房子才能再來市裏了。」

要不是因為建房子的事兒,李友桂也不用急著回家去,實在是為了省錢,好多地方都得親自手去干。

拉石頭拉泥,砌個圍小院子的泥牆,這些是不打算請人幫忙了,只能自己上了呢,至得忙近半個月的時間。

方華一聽原來是李家要建房子啊,心裏就有了打算,自然就沒強留李友桂下來吃飯了。

時間不早了,方華就趕告辭走人,不妨礙人家兄妹倆說話了。

等方華一走,李建華和李友桂又說了一會兒建房子的事之後,李友桂就趕去車站坐車往家裏趕。

到了家之後,連休息都不休息了,連忙去清理自家的宅基地,秋收之後李友桂就趁機說了自己家要起房子的事,所以整個生產隊的社員都知道了。

這會兒哪家建房子的話,關係好的親朋好友都會過來幫忙,這回也是不例外的,李友桂已經和李母親自上門去和左右鄰居以及李家的親戚們說了,大傢伙都答應了到時間就過來幫忙建房子。

同時,李友桂也聽從和經由羅中華的牽線搭橋請了幾個會起磚瓦房的人過來起房子。

起房子的日期已經訂好了,剛好是十一月二十八號,離那天也不到一周了。

在起房子前的這幾天裏,李友桂的事兒多著呢,先帶領著弟弟妹妹們整一整宅基地,然後就去挖泥,借了平板車,請了幾天的假,從早到晚不停的把泥一車車的挖回來放在宅基地里。

Advertisement

挖夠了泥之後,李友桂又去拉石頭,拉石頭既費功夫又得下力氣,拉了足足三天,前前後後才把石頭湊得差不多了,不夠也是沒辦法了。

除了這些大事由來干之外,李友桂還代李母去買了一百多個蛋,又和生產隊里買了十隻十隻鴨和二十條魚,這是每天起房時來幹活的人的伙食,省不了的。

是這些伙食的費用,就花去了李友桂六七十元,還沒算米和青菜之類的呢。

有時,李友桂想想,那還不如給大家發工錢呢,不知道省了多事和功夫呢。

到了起房子的前一天,扶縣磚瓦廠就來車送來了訂的磚瓦,連奚文林也跟著車子一起過來了。

奚文林除了過來送磚瓦,還特意送來了二百元,這是李友桂借的。

這才是親親的姨父啊。

雪中送碳。

李友桂是認真的記下了這份誼,哪怕奚文林不借錢給自己,李友桂也是激的,還牢牢的記得後世這位姨父的兒子對自己親妹子的幫助呢。

奚文林過來也是看看李友桂對建房子的安排的況,擔憂小人被人欺負了,結果沒想到這個外甥建個房子,不僅幫忙的人多,而且就連生產隊隊長和幹部們也提供了不的幫助,本不怕被人給騙了。

最欣喜的是,他的連襟大姐夫也能走路了,這會兒正和自己在宅基地前說話呢。

家裏有主事和撐門面的男人就是不一樣,大傢伙見到李父親自柱著拐杖出來了,紛紛驚奇,也再沒瞧不起李家了。

奚文林見過了大姐一家,又去見了岳父岳母一家,臨走的時候,被李友桂給塞了一隻麻包袋,裏面裝了蘑菇木耳兩包麵條和一隻

妻子的娘家人這麼誠意懇懇,那麼會做人給他面子,奚文林到了如此重視和熱對待,他心裏特別的舒服和高興,覺得這麼盡心儘力沒白費。

Advertisement

送走了這位扶縣的姨父之後,轉天李友桂家的房子就工了。這年頭也不能搞什麼儀式之類的,就是晚上著在宅基地的一般吉位拜拜,說了些吉利話兒,這樣就算了。

工那天,自然也是看時辰的,時辰是早看好了的,從哪個位置開始也是看過算過的。李友桂家工的時間很好,就是早上八點,時間一,差不多三十個男人就開始手了。

李友桂自然是監工跟乾重活的那個人,連羅中華他們幾個生產隊幹部們也過來幫時不時的看著點。

宅基地此時此刻是最熱鬧的地方,李父也帶著兩個小兒子來看建房子,今天他的活就是帶兒子看起房。

李母請了幾天的假兒不去放牛,而是和李家來幫忙的幾個嫂子們在家裏做飯,淘米生火,摘洗青菜,殺鴨殺魚,切菜,全是活兒。

中午的這一頓飯要弄上四大桌,野菜粥就煮了八斤,米飯煮了二十斤,四盆酸菜魚片,兩隻兩隻鴨就分別是半隻碟,韭菜炒蛋,蘑菇炒蛋,炒兩大盆的青菜,一個青菜湯。

吃得不可謂不富,而且全都是好東西,可惜的就是沒買上豬,要是有豬下水也可以啊。

除了早上不管飯之後,中午和晚上都是管飯的。李友桂家的房子才三天就起完了,人多力量大,而且整個房子也不複雜,就是起個四方形的框架,然後再裏面圍上四個房間而已。

這四方形的框架,只用了一天半就完了,半天再隔出四個房間,第三天的時候就上了梁,上完了梁就開始放瓦片,前前後後四天就把房子蓋完了,只等著曬乾了夠時間就能住了。

這樣的速度,這樣的房子,李友桂是相當的滿意啊,要是蓋它個十天半個月的,李友桂恐怕就頂不住了,每天費的大米和太多了,就幾天時間把家的米吃了二百多斤了,太嚇人了呀,如果知道是這樣,還不如發工錢呢。

好在,羅中華知道后,又幫和另外的幾個生產隊買上了八百斤的稻穀,這才解了李友桂的糧食危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