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七十六章 列陣行(12)

《黜龍》 第七十六章 列陣行(12)

五月底,東郡離狐縣歷山腳下依舊在延續著典型的“五月雨”。

這一次,雨滴并不是很集,但卻很急促,而且顆粒極大,與其說是落下來,倒不如說是砸下來、摔下來更妥當。

而就是在這種雨水下,張行開始緩慢而堅定的啃那個白面餅子。

說實話,餅子質量并不高,這是因為面在這個悶熱的環境下保存很困難,所以很多面都是不敢再存下去的陳貨,此外還有相當多的麩皮摻雜……但終究是白面餅子,一口下去,用力咀嚼,便能察覺到一微微的甜味。

張行就是這樣一邊緩慢來吃,一邊去看前方戰況。

有意思的是,周圍頭領、軍、近衛,還有軍中選調銳,幾乎一分為二,一半人順著這位大龍頭的目去看前方戰事,另一半人卻只看這位大龍頭吃餅。

仿佛吃餅跟打仗是一樣重要的事一般。

的戰場上,占據著工事的黜龍軍跟戰力明顯稍優的軍依然在拉扯,而且幅度越來越大。

每當軍想掉頭撤離,黜龍軍便會越過工事主出擊,軍回頭,然后又被野戰中確實更得力的齊魯力打回去。

兩次之后,軍便設置了專門的后衛部隊,由魚白枚親自帶領,結果前線指揮徐世英卻見招拆招,趁勢讓黜龍軍多路出擊,嘗試包抄軍后衛,而且不惜與王五郎親自番出擊,與魚白枚及其親衛對抗——這本就是之前對付魚白枚整支部隊,迫張須果來援的小版戰

而很顯然,本就是來救人的張須果也不可能就這麼扔下下屬離開,于是軍大部隊便不得不回頭解救。對應的,黜龍軍當然毫不戰,只是重新后撤,等到對方再行撤離時,再繼續開始新一的追擊。

Advertisement

黜龍軍的工事修的很長,也很有層次,一側是歷山,另一側,在工事的邊緣也的確看到了如報中提到的“沼澤”。故此,在那種況持續了數次后,憤怒而不耐的齊魯軍決定反擊時,只能無奈反向沖擊起了堅固的工事。但結果就是,野戰中明顯戰力更勝一籌的兵在壕、柵欄、土壘面前,立即暴出不足,反過來落下風。

這讓前線的黜龍軍士氣大振,也讓所有人稍微安心了一點——原來,雙方那看似明顯的戰力差距,竟只是半個土壘或者半條壕

雨水使得兩支軍隊喪失了大半遠程打擊能力,雙方也都不缺甲胄,所以軍隊的推進主要以重步兵的近戰為主。

在平地上,軍的勇氣、小隊配合以及陣型,當然還有他們面對黜龍軍連戰連勝的那種心理優勢使得他們戰力明顯更勝一籌。而當進工事范疇,黜龍軍的長槍雜卻居高臨下的捅下來、弩矢歪斜卻近距離過來,足以軍一切引以為傲的存在。

于是,軍只能狼狽撤出。

隨即,自然又是黜龍軍的追擊。

至于雙方高層戰力,張須果和魚白枚的組合,面對著徐世英、王叔勇,居然也有些旗鼓相當的姿態,甚至因為牛達、尚懷志等人的時不時出擊,反而有些落于下風。

不過,總而言,這些高層將領大多是隨著部隊行,雙方總態勢,也都是反復拉鋸。

遠遠從將臺上去,兩支軍隊仿佛在工事區的邊緣進行著一場腥的拔河游戲。

雙方軍士的命,也在這個游戲過程中被不停消磨。

不過,也僅僅是消磨,重甲武士丟掉命的速度似乎還不夠快,最起碼不足以在戰場上形讓雙方哪一邊士卒士氣崩潰的尸堆積,就連流出的都很快被雨水沖和西側洼地里。

Advertisement

又稍微了一點的雨水下,張行還在細嚼慢咽的吃著那張餅。

而忽然間,遠歷山那個突出的山腳下,出現了新的旗幟,和一支新的軍隊。然后是第二面旗幟、第三面旗幟,以及旗幟下延續不斷的隊列。

這讓張大龍頭微微一頓。

很顯然,他的這個餅子沒有白吃,他住不安,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這次明顯是菜互啄的腥戰斗中,到底是軍先犯了錯——后者在面對著準備妥當的工事陣地時,非但沒有及時斷尾戰,反而增派了援軍。或者說,這似乎也稱不上犯錯,只是軍后續部隊先沉不住氣,按照黜龍軍所期待的那樣,推進了戰事而已。

這從來都是一場簡單到極點的戰斗,一場與其說是伏擊戰倒不如說是迎擊戰的戰斗。

雙方都是剛剛草創一年的軍事集團,軍力相當、組織形式類似,上面是外來英,下面是本土豪強。

惟獨,戰爭本最是磨礪人,當這兩支部隊在東境各自殺出一片天地后,總得經歷一場腥而又直接的大規模對抗,來決定一點什麼,來讓一部分人學習一點什麼,獲得一點什麼長。所以,絕不能因為戰的簡單,不能因為士卒的戰場經驗,不能因為軍的素質良莠不一,更不能因為軍事組織架構低劣,就忽視這場戰斗的意義。

更遑論,雙方此時終究是一方為,一方為賊。

此戰勝負,足以在這個朝廷大勢土崩瓦解的年代里,影響千上萬人的命運和局部的歷史走向了。

旗幟越來越近,但因為下雨的緣故,早就不可能看清楚了,但很快有前線哨騎自前方折回,并通過張金樹來報,告知旗幟上分別是“解”、“王”、“鄭”,總兵力大約五六千眾……聽到這里,張行叼著小半個餅子在里,若有所思。

Advertisement

李樞等了一等,看到張行穩坐如山,心中曉得對方已經知道怎麼回事,卻是稍一思索,立即決定賣個順水人

“這援軍有些意思。”

李大龍頭正襟危坐,忽然抬手指向正前方,揚聲而言,似乎是對張行進行提醒,卻更像是以主人翁姿態在對將臺上其他所有人做講解。

“解象、王良二將是魯郡與瑯琊義軍戰敗后的降將,領的是選后的降軍;鄭彪是魯郡新任都尉,乃是張長恭出任魯郡郡君后臨時招募的郡卒……三部加一起五六千人,再加上之前被我和王五郎擊敗的張青特部兩千人,以及張長恭本人所掌兩千魯郡募兵,合計萬人,便是齊魯軍春耕后擴軍時才攏起來的新兵。至于說樊虎、樊豹、賈務這三人所領剩余八千齊郡子弟兵,居然都沒有跟來。可見,齊魯軍在后方的統帥,是有些想法的。”

將臺上,很多人忍不住去看賈越后的賈閏士,但后者只是在越來越近的雨中昂首直立,讓人看不出模樣來。

不過,一直冷著臉的賈越回過頭來,卻清晰的隔著幾滴雨看到這個年輕人眼角有在收

同一時刻,胡須有些花白的張須果眼角同樣有些收

前方魚白枚部再一次被咬住,而此時,魚白枚本人依舊士氣高昂,怒發沖冠,正率領其部親衛勇向前,準備與再度出擊的王叔勇戰。可是,他周圍的其他大部隊,卻明顯行遲緩了許久,以至于與他有些節。

為一個老革,張須果自然心知肚明,齊魯軍的確戰力更強,而且對著黜龍軍連戰連勝……從年初算起的話,說是已經連勝十數場都不止……但他們此番從鄆城追擊而來,每日頂著雨水與泥濘進發,表面上是能撐住的,里,或者說是子上,不免還是有些疲敝,而黜龍軍卻在此休整了數日,其中兩萬西線部隊,更是長久以來在西線盤桓,沒有被戰事磋磨。

Advertisement

這不代表誰更勝一籌,軍連戰不停,是有銳氣、經驗和軍心的,唯獨,當初時的銳氣漸漸被消磨掉后,當經驗被疲憊給遮掩住后,以逸待勞四個字就逐漸顯現了威力。

這也是他張總管之前看到工事后,本能心生畏怯的緣故——這種工事配合著雨水以及泥濘,最是消磨力。

而轉過頭來,張須果又看到了那幾面越來越近的旗幟,解象、王良、鄭彪,兩個降將,一個魯郡都尉,加一起應該有六千人。

這意味著所謂齊魯軍已經投了一萬四千人。

對此,這位大魏東境行軍總管眼角再度收,胡須也微微抖了一下,不用懷疑,他對樊虎有一點失

至于原因麼,既跟樊虎是否投部隊無關,也跟樊虎投了多部隊無關,而是正如李樞一語道破的那般,樊虎將戰斗力最強的八千齊郡子弟兵全都留了下來,而將新擴軍后的兵馬給砸了進來。

如果來的人里有樊虎、樊豹、賈務三人中的一個,他都不會失。如果都來了,不管戰局發展如何,他都只會振

但是樊虎就是留下了剩下的八千齊郡子弟兵,轉而派出了降將和魯郡的郡兵。

“兄長。”

山腳另一側,剛剛冒頭偵察回來的樊豹率先有些不安起來。“前面戰事似乎有些張,要不我走一趟?畢竟陷進去的是魚白枚,總管又親自沖殺在前,咱們兄弟不去一個,總管心里怕是會有疙瘩。”

樊虎面發黑。

憑良心講,作為張須果指定的齊魯軍后軍統帥,也實際上是齊魯軍最大山頭首領,以及名義上的軍中三號人,他樊虎之前的安排有沒有私心?

當然有。

但這個私心,是一種豪強本能的趨利避害,你若說他存了心的讓張須果去挨打,友軍死,那純屬扯淡。

莫忘了,張須果在親眼見到工事前,哪怕是司馬正告知了張行在此設伏,他都覺得此戰是可以贏的。到了樊虎這里,他得到的命令也是自行置,甚至連要不要派援兵都兩說,怎麼就要忽然計較派的援兵是不是主力了呢?

說白了,其實就一句話,他們低估了戰事的艱難,低估了黜龍軍的韌,同時高估了本軍的戰斗力。

當徐世英借著工事與齊魯軍的前半截主力打的有來有回,而且越往下打,似乎軍的優勢就越小時,軍上上下下,何止是指揮,幾乎全軍的心態都有些吃

“老賈怎麼看?”焦躁與不安中,樊虎越過自己弟弟,看向了更穩重的后軍將領、齊郡郡丞賈務

賈務想了一想,正來言:“戰事到了現在,不能再輕視此戰了……首先,要留一支可靠戰力在這里做后備軍,無論是最后的加碼還是接應,還是做奇兵什麼,都得留一支下來!以防萬一!”

不止是樊虎,其余大小將領也都頷首不及。

“其次,在留一支可靠戰力之后,要下定決心,要麼將其余兵力一起放出支援,指著援兵大幅改變戰局,要麼就干脆保守不,準備做好接應,但沒必要為了一點什麼說法單獨派兩千兵怎麼樣。”賈務講完之后,立即閉口不語。

周圍人都沒有反對的意思,卻只是如賈務和樊豹一樣,看向了樊虎。

樊虎沉思片刻,四下來

此時,周圍何止是樊豹和賈務,還有張青特這個剛剛收攏了潰兵的將領,還有一個張長恭的副將,包括這些人下屬的隊將也都猬集,他甚至還看了眼空中……按照報,司馬正、白有思、雄伯南、張長恭這四位大高手,應該正在其中纏斗。

以前樊虎總覺得張長恭和雄伯南的獨一檔戰力合適,因為他二人的對耗往往意味著張長恭不得不放棄軍事指揮權,從而使得他樊虎在軍中名義上是第三,實際上卻坐穩了二號人,領導了最大山頭。

此刻,這個齊郡大豪強卻不得張長恭能下來做個主。

但這怎麼可能呢?為什麼張長恭和雄伯南一直要單打獨斗,而不是像大魏核心部隊里的那些高手直接掌握大軍?還不是因為這些齊郡豪強出的軍頭跟黜龍軍里的豪強軍頭一樣,死死把持著自己的部隊,不愿意讓出自己部屬中的修行者,使得張長恭、雄伯南這類高手無法在軍中組真氣大陣,用于軍事?

與其說張長恭和雄伯南此類高手去單挑導致了豪強們能結山頭,倒不如說是豪強們的組織架構,天然導致了此類高手的低效能利用。

當然了,這一點就扯遠了,樊虎之前沒想到,現在也沒有去想。

但甭管他想不想,此時都得做出決斷來。

“我部四千眾留下,他們最銳、戰力最強,最適合最后一擊。”樊虎咬牙相對,卻又看向了樊豹。“但我不留下,老二你留下來指揮,其余所有人,老賈、張校尉,還有王副將,還有你部的兩千人,全都跟著我,一起去支援總管,看看能不能一舉突破敵眾!”

樊豹當即抗辯:“我去便是。”

“你去不足以讓總管心安,也不足以服眾。”樊虎當即呵斥。“又不是什麼生死大戰,去了就回不來了,好生在后面,看局勢做決斷!”

樊豹立即閉

周圍人也都不再猶豫,而是齊聲應許……無論如何,樊將軍這一次,都盡量做到了對得起方方面面了。雖然留下了本部四千兵馬,但也的確是最適合的預備隊,此時更兼親自領軍向前,還有什麼可說的?

張行坐在將臺上,手里還剩最后一口餅,始終沒有咬下去,但很快,當他看到又一彪人馬閃過山腳后,前方尚未來得及匯報是哪一支部隊,卻已經不再猶豫,立即咬了下去,然后將餅子整個咽了下來。

;吃完餅,張大龍頭環顧四面,目從單通海上掃過,最后看向了李樞:“李公,你到底是什麼修為?”

李樞微微一怔,旋即醒悟,然后,但最終還是言辭堅定:

“我是之前東征路上剛剛凝丹,與你們幾你們幾個仿佛。”

張行點點頭,魏道士和幾位心中有計較的頭領也面

無須多言,張行對這個答案持保留意見,但卻無法證偽,也不可能在此時證偽……而且李樞曉得他的心思,他也曉得李樞心思,甚至周圍人都曉得他們的意思。

很簡單,司馬正來了,白有思不得不與之兌子,這一重大變故直接影響了既定計劃中最重要一環,就是穿包抄的箭頭由誰來承擔的問題。

李樞是個好人選,但他本人有必要如此嗎?

這的確是個從此戰中繼續摳取功勛的好機會,而且是極大的功勛,但無論做到什麼地步,似乎都不足以讓李樞搖張行此戰指揮者的地位,與之形鮮明對比的在于,此去承擔穿箭頭任務,風險過于大了些。

很可能是眾矢之的,很可能要面對軍的番沖擊,而且是雙面夾擊,而且是不要命的拼命沖擊……真到了必要的時候,從軍的丹高手到下面的士卒都會拼命的來沖擊繞后者。

說白了,就是獲益無法跟風險相匹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