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五百兩銀子。”
“姜二小姐,莫不是在說玩笑話吧。”陸璣道。倘若所有的寶馬只要五百兩銀子便能買到,那大街小巷上奔走的全都是這般寶馬了。
“千真萬確,我是在東市的一馬販手裡買的。”姜梨道。
說道東市,衆人立刻心知肚明,東市是什麼地方,那是倒騰買賣的人必去的地方。買賺買虧,全憑眼裡,姜梨既然如此說,必然就是那馬販以爲馬駒是尋常馬駒,而姜梨偏偏發現此馬的不同尋常之,纔買了下來。
“那姜二小姐,那馬販是在什麼地方?可還有其他的馬?”孔六追問。姜梨的話讓他心不已,花五百兩銀子買匹寶馬,誰都願意做這買賣。
“是啊是啊,”聞人遙也湊熱鬧,“可還剩有其他馬?”
“其他馬倒是很多,不過我之前去的時候,汗寶馬只有這麼一匹。”姜梨微笑著道:“你們倘若真的想去,大可以再去,也許主人家近來又有新的寶馬良駒了。”雖然這麼說,話裡的意思卻不是很看好。衆人一聽,便也曉得這事不是天天都能上的。
遇著這馬駒的人有運氣,卻沒有眼力,有眼力的人卻沒有運氣,遇不著這馬販,唯有姜梨既有運氣又有眼力,恰好在那一日走進東市,恰好看到那馬販,然後一眼從一羣小馬駒中看到了這一匹。
“姜二小姐真是見多識廣,”陸璣了鬍子,“連相馬之也懂的。”
“只是略懂而已,都是照著書上寫的相看。”姜梨也笑,“運氣更多。”
“閒話說了,這馬還沒有名字吧?取一個名字。”姬老將軍道:“赤龍?絕影?逸羣?”
“老爺子,是咱們車騎隊裡,赤龍有三匹,絕影有五匹,逸羣有七匹。”孔六提醒道。
這些名字是慣來用的,一個車騎隊裡重名也不稀罕。聞人遙好奇地問,“那麼多同樣的名字,你們怎麼區分?”
“這簡單,加上主人的姓氏就行了。”孔六說的理所當然,“李赤龍,王赤龍,張赤龍,倘若姓也重合了,再加上名。李三絕影,李四絕影,李五絕影,總能找得著辦法。”
聞人遙:“。…。”
“阿蘅,那你來說,你來取個名字。”老將軍道。
剛說完這句話,突然從天而降一個聲音,大道:“好馬!好馬!”卻是姬蘅養的那隻八哥小紅飛了過來,離弦的箭一般飛到馬駒頭上,抓起早上白雪給別在小馬耳邊的那朵布花。
小紅聒噪的聲音也不知是嘲諷還是欣賞,居然還說完了一句完整的話,“好花配好馬,好馬配好花!”
姜梨:“……”真恨不得堵住這隻丟人現眼的八哥,同時也不由得心生疑,當初在沈家的時候,這八哥也不像如今這般聒噪啊,甚至稱得上是安靜了。也沒人教說這些胡話,至多也就個人而已。
莫非國公府還激發了八哥骨子裡的什麼特?
“這是公的母的?”聞人遙問。
“是男孩子。”孔六早就看明白了。
姬蘅瞥了一眼那八哥,突然道:“既然是男孩子,就小藍吧。”
衆人:“……”
孔六道:“我突然覺得,方纔的赤龍、絕影、逸羣都還不錯的。”
姬蘅本沒有理會孔六的話,扇子抵在馬駒的額頭上,微笑道:“你就小藍。”
小藍得了這麼個與它份不符的份,已然很不高興了,似乎是想要發火,但姬蘅只是笑盈盈的看著它,了他的鬃,小藍這位男孩子,便不由得打了個寒,也不敢,乖乖的任由姬蘅。
大約這樣的馬都是有靈的,而有靈的又最是懂得誰纔是真正危險的人。看著站在檐下那隻趾高氣昂的八哥小紅,看著站在人羣中垂頭喪氣的馬駒小藍,姜梨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真是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話來說了。
對於小藍的熱,終於在過了一會兒之後散去了。姬老將軍讓人將小藍牽走,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可讓小藍靠近國公府的花圃。大家都往堂廳走去,待走到堂廳,發現司徒九月也早就到了,海棠跟在司徒九月邊,和司徒九月看上去相的不錯。
姬老將軍的生辰宴,統共便也只邀請了這麼些人了。
想想除了孔六是在朝爲的人,這裡的人都和姜家是八竿子也打不著一起的關係,難怪姜老夫人和姜元柏要不放心了。就算今日回到姜府,姜梨將這裡做客的人告訴姜老夫人和姜元柏,只怕他們二人也不曉得這些人是什麼份。
但換句話說,這是否意味著,姬老將軍至將當是自己人了呢?姜梨心想這,一邊在宴席上落座。
菜餚十分盛,聞人遙道:“今日又是咱們阿蘅下的廚,大夥兒抓機會趕吃,也別多說話,多吃,說。”
姜梨訝然的看了一眼姬蘅,竟然又是姬蘅下廚。看來逢年過節或者是姬老將軍的生辰時候,都是姬蘅下廚。說是珍惜,倒也並不珍惜,因著每年都會有那麼幾次,說是尋常,又絕對不尋常,姜梨估著,這個世上能吃到姬蘅做菜的人,只怕都在這裡了。
其實很想問,姬蘅這樣的份,是決計不必自己下廚的,爲何卻有一手好廚藝。但姬蘅本不喜人談論他廚藝一事,姜梨也就放下這個念頭。
再說了,雖然好奇,但好奇並不一定要有答案。
這一場壽宴,吃的倒也算是賓主盡歡。比起上一次來,姜梨與這些人絡的更多,壽宴之上也並沒有談什麼重要的事,都是些家常閒談。不知是不是因爲姜梨送了一匹寶馬的緣故,姬老將軍顯然對姜梨親近多了,還與姜梨換了一下相馬之,彼此都很有收穫。
這頓壽宴,姜梨仍舊沒有飲酒。
自從沈家這件事以後,所有的宴席,姜梨都不再飲酒了。不過衆人都很諒不善飲酒這回事,並未相勸,特意拿了沒有酒的果子給與喝。等這頓宴席吃玩,姬老將軍衆人都已經醉的橫七豎八。司徒九月、海棠和姜梨三位子卻是沒醉,剩下的還有清醒的人,就是姬蘅了。
下人扶著醉了的人進屋,剩下的人走出堂廳,姜梨見司徒九月站在院子前,上前道:“九月姑娘。”
司徒九月道:“你要的藥已經做好了,我給了姬蘅,你大可以同他討要,不過需要記得,此藥只能用三個月,三個月後,所有的孕像消失,大夫一把脈就會發現之前的脈象是假的。”
“三個月已經足夠了,”姜梨對著司徒九月深深地行禮,“這一次也多虧九月姑娘了。”
“不必謝我。”說完這一句話,便頭也不回的鑽進屋裡,大約是又要做什麼新藥了。海棠可能是在給司徒九月打下手,姜梨看著對著自己行過禮後,就匆匆進了司徒九月進的那間屋子。姜梨瞧著瞧著,便笑了,海棠這樣子,找著了暫時可以做的事,到底心思也好些。
說到底,姜梨並不希海棠被仇恨的心思所纏繞,薛家的仇自己會報。仇恨會改變一個人,揹負著仇恨的人並不會快樂,有自己一個人就夠了,不必增加其他人。
“在笑什麼?”正在姜梨想的出神的時候,後突然傳來姬蘅的聲音。姜梨回頭一看,他與自己並肩站在院子門口,並未看向自己,而是看向天空,不知在看什麼。
“沒什麼不好的事,覺得很好,就笑了。”姜梨道。
“那看來接下來你會一直笑。”
“什麼?”姜梨一愣。
姬蘅道:“跟我來。”他走出了院子。
姜梨連忙跟上。
這會兒國公府孔六一行人都醉倒了,司徒九月去煉藥了,除了下人外,就只有姬蘅和姜梨兩個人。姜梨見他走的方向,分明是向書房走的,頓時心知肚明,大約姬蘅是有話要跟他說的。
恰好,也有話想對姬蘅說。
二人走的不快也不慢,雪地裡能清晰的映出兩個人的腳印,姬蘅的深些,是靴子的形狀,姜梨的淺些,是繡鞋的形狀,一大一小,十分和諧。
很快,兩人就走到了書房前面,小廝將門打開,姜梨和姬蘅走了進去。
書房還是姜梨悉的樣子,黑白肅殺的模樣,和姬蘅的樣子極爲不相襯,但又覺得,好似又是相稱的。他的心就是如此殺伐果斷簡單利落,黑白最好。
姬蘅走到桌前,給姜梨倒了一杯茶,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姜梨發現,無論什麼時候去國公府,姬蘅的書房,茶壺裡的茶水,便總是溫熱的。
這或許說明了他的子,凡事都有準備。
姜梨在他的書桌前坐了下來。
“兩個消息,”姬蘅道:“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要聽哪一個?”
有一瞬間,姜梨恍惚了一下。
過去薛昭同玩鬧的時候,也極喜歡喜歡這般說道“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一個”。
面前坐著的年輕男人與薛昭是截然不同的人,而薛昭已經死了。
定了定神,從前總是回答“先聽好消息吧”,可今日,卻是對著姬蘅道:“壞消息。”
姬蘅角一勾,笑容玩味,“看來你喜歡先苦後甜。”
“算是吧。”姜梨苦笑。可何嘗是先苦後甜,要知道前生做薛芳菲的時候,的一生,實在是先甜後苦。前半生只覺得人生花團錦簇,妙不可言,即便是有不滿、痛苦,都比不得歡樂來得多。所以老天是公平的,先前福,後來就吃苦。後來發生的一切,可不就是證實了這句話。
可作爲薛芳菲被沈玉容害死的苦,不知道又是什麼時候才能開始“甜”。
“姜瑤找到了。”姬蘅道。
姜梨一愣,口而出,“在什麼地方?還在燕京城麼?”
“還在燕京城。”姬蘅意味深長道:“不過呆的地方,是一個你怎麼也不可能想到的地方。”
姜梨見他話裡有話,便安靜的等待姬蘅接下來的答案。
“在右相府上。”
“李家?”姜梨吃了一驚。曾想過許多次姜瑤可能在什麼地方,但萬萬沒想到是在李家。李家和姜家素來不和,姜瑤便是再走投無路,也不至於去右相府上。況且李仲南那隻老狐貍,也不至於會利用姜瑤來做什麼,姜瑤對李家來說,沒什麼用,說不準還會惹來一臊,說是麻煩還差不多。
“這是怎麼回事?”姜梨皺眉道,“是李家將抓起來了?還是李家有別的圖謀?”
“姜瑤從姜家逃走後,還沒跑到季家,就遇到了麻煩,”姬蘅聳了聳肩,“你知道的,燕京城說太平也太平,說不太平,能遇上的事也多。路過的李濂幫解了圍,見狼狽,就帶回了右相府。”
“李濂?”姜梨聞言,倒是明白了幾分,“他這是早就看出了姜瑤的份,才特意這麼做的吧。”
右相的這位小兒子李濂,和他的大哥李顯不同,日走馬遊街,是個紈絝子弟,雖然生了一副還算不錯的皮囊,卻到胡鬧。至於喜歡過多姑娘,糟蹋過多孩子,姜梨也是有所耳聞的。但就是這麼個人,面上卻還要表現的非常溫和大度,好似個君子一般,年輕的孩子見了,稍不留意,便會被欺騙。
其實別說是孩子,便是男子,也時常被李濂的假象所迷。要知道葉世傑初來燕京的時候,若非姜梨從蛛馬跡中發現不對,及時提醒了他與李濂保持距離,李濂還不知道最後會利用葉世傑來達什麼目的。
李濂也跟隨右相去過大大小小的宴會,要說沒見過姜瑤,也是不可能。當初姜瑤爲首輔千金,貌豔,燕京城勳貴子弟們大多也都瞭解。就算那一日姜瑤是溜出府,喬裝打扮,李濂多半也能認得出來。
再換句話說,如果是別人把姜瑤帶回府,姜梨相信也許對方並未認出姜瑤的份,但換了是李濂,姜梨就有理由相信,李濂是認出了姜瑤,纔對姜瑤做了接下來的作。
“顯然你的妹妹並不這麼想,”姬蘅氣定神閒道,“否則也就不會跟李濂回府了。”
姜梨皺眉:“那他們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姬蘅悠悠道,“當然是順其自然,帶回府後,說明份,闡述難,懇求收容,一人憐惜,一人激,投意合,如膠似漆……”他越說越不像話,語氣裡真是十足的嘲諷。
“我知道了。”姜梨打斷了他的話。想也知道姜瑤會怎麼做,和姬蘅說的毫無差別,無非就是等回到李家後,洗清臉面,發現再也瞞不住,又看這位李二公子風度翩翩,溫,便好一番殷殷語語,哭哭啼啼,惹得知道“真相”的李二公子心生同,決議幫這位誤歧途的小白兔瞞、收留,進而照顧的未來以後。
“他們現在如何了?”姜梨想了想,問,“已經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
“只有多餘,沒有誇張。”姬蘅回答。
姜梨心中簡直說不出是好氣還是可笑。雖然早就曉得姜瑤是個沒腦子的,但再沒腦子的人,哪怕是自私自利的姜玉娥,也都明白李家和姜家素來不和。別說是和李家的人私定終,便是多一點往,也是不可以的。那是把姜家的肋親手送到別人手上,那是給別人遞刀子。雖然姜梨並不認爲爲了家族犧牲個人是什麼很榮的事,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姜瑤只要不是三歲小兒,也該明白的。
說不準三歲小兒都懂這個道理。
“可真是不把姜家的死活放在心上,明知道李家是什麼份,也敢往上湊。”姜梨恨聲道。
“也許認爲自己是戲文裡的角兒,李濂是男角兒,互爲世仇,忠貞,天地,最後能譜寫一段賺人眼淚的傳奇。”姬蘅一本正經道。
他今日也不知是怎麼了,嘲諷起姜瑤來也是不餘力。姜梨看向他:“這事你是怎麼打聽到的?”
“右相府上,也有我的人。”姬蘅漫不經心道:“之前沒往右相府上找,覺得你那妹妹,也不至於膽大到如此地步。後來那邊的人偶然發現不對,回國公府了一趟,我讓人再確認一遍,才發現,”他笑了一笑,“世上還真有這麼蠢的人。”
古武世家的慕鳳煙被暗處仇家的熱武器把她的靈魂給一炮轟到了一個平行時空,歷史都沒有記載的年代。醫毒雙絕的她怎麼也沒想到,她明明已經把仇家一個個的都送上西天了,無聊的在家里腳指頭都快摳出三畝地了,怎麼就被哪個犄角旮旯里冒出來的仇家一炮就把自己一命嗚呼了呢。她真是相當的郁悶。。。。。。。某冰山王爺剛回府,就看到小廝跑來急報:“王爺,王妃留下話就帶著小世子走了。”“王妃說什麼?”“王妃說,王爺您敢違背當初誓言迎娶側妃入門,她就帶著小世子還有肚子里的球浪跡天涯。”某冰山王爺雙目赤紅:“誰說本王要迎娶側妃...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