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

《宰執天下》 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

“這丁兆蘭果然是名不虛傳。”

“無他,適任而已……換個位置就不一定能做到這麼好。”

這一天稍晚一點的時候,韓岡和章惇了一個面。

這一次,是章惇親自來到韓岡的府中。

兩位宰相的邸相距並不遙遠,步行也不過十分鐘而已。又沒有了過去那條宰輔嚴私下往來的令,以章惇和韓岡的,來往理應頻繁一點。

但秉持著王不見王的態度,韓岡和章惇在私下場合會面的況越來越。不過現在況不同,再王不見王,就只能說是死腦筋。

章惇到了之後,韓岡便把丁兆蘭探查出來的案,向章惇通報了一番,這就有了一開始的對話。

“玉昆你卻也不要小瞧人,既然有如此微的眼力,能做的差事多了。”

章惇對丁兆蘭的能力讚不絕口,斷案如有神的事蹟他聽得多了,但那些都是人坐在公堂上斷案,有是親自去尋找證據的,丁兆蘭的查案過程,對章惇來說十分新鮮。

韓岡唱起反調,“我倒是喜他能鐵公上拔,石頭子裡取水,車子、車牌、槍支、份,牽連好幾個衙司,真虧他兩三天就查出來了。”

章惇也爲之一笑,“他是怎麼催的那些蛤蟆起來的,聽得我都想學一學了。”

系的效率,兩位宰相再清楚不過。就是些蛤蟆,不了才跳兩下。

如果是來自上面的授意,或是利益相關,吏們的作就會很麻利,但總是因爲殷勤過度,弄出一堆蠢事來——有時候是真蠢,有時候就是故意了。

如果是不是來自於上面的催促,又不關乎自己的職位、前途、利益,那麼請等吧,什麼時候閒下來,什麼時候會幫幫忙。

Advertisement

可衆所周知的,尋常吏最擅長的就是無事忙,明明閒著無事卻總要裝著自己事務繁多。平常去中書五房的公廳,每一張桌子上面恨不得橫七豎八擺滿一摞摞的公文,證明自己好忙好忙。

必須要人覺到,他們能分出一點時間來幫你辦事,那簡直是大恩大德,必須要激之至。能勞得他們勤快一點,比登天都難。

丁兆蘭能查到大通車行失蹤的車子,能查到套牌車,能在開封府翻故紙堆,都要經過吏之手,他一個捕頭,不是結遍天下,到都有朋友,能夠讓那些僚行個方便,絕然做不到這一點。

別看韓岡在丁兆蘭和韓鉉面前穩如泰山,其實他對丁兆蘭的調查能力都覺得吃驚。

讓丁兆蘭揚名立萬的指紋破案,與其說他有能耐,還不如是自然學會又藉機揚了一回名。實際上依靠指紋偵破的案子,在那之後,像樣點的一樁都沒有。

倒是各家現在生兒生的時候,會給孩子留一個手印腳印,做個記認,免得給人換了。

至於用畫押時留下指模,辨認契約真僞,那是老早就有的事,與什麼案子都沒關係。

所以丁兆蘭在東京城中的名氣,就像吹出來的氣球,看著是大,中可是空心的——韓岡本來是這麼認爲的,雖然他草草看過有關丁兆蘭的記錄,偵破的案件的確是不,可是與他的名氣相比,就對不上了——但丁兆蘭這一次表現出來的在刑偵方面的才幹,的的確確對得起他的名聲。

章惇點頭又道:“不過真要說起來,能查到的確是本事,能知道該查什麼就更是本事了。一件案子中出現的三輛車,丁兆蘭只用了兩天就查清了,換作他人,那是想不到的。”

Advertisement

韓岡笑道:“三輛車從頭貫穿到尾,這個案子要是日後能出話本,估計可以做《三套車》了。”

章惇沒好氣,“要不要現在就寫一本?”

“也好,先爲主,免得日後給人潑髒水。子厚兄你可聽說過,外面不知什麼時候傳出了一部《楊家將》,從故楊老令公,說到楊文廣。楊老令公之死,那是潘援救不利,但之後潘家人降遼,倒真是髒水上了。”

章惇看著韓岡不說話。

“真的不是我。”韓岡辯說道,“楊令公廟在古北口,可不是我建的。”

“罷了。”章惇小嘆了一聲,“按照玉昆你的說法,的確該小心一點,這樁案子真相如何,你我心照便可,至於日後,那一等流言蜚語,還是能免則免。”

“子厚兄放心,我自會安排好。”

宣傳上的工作,一向是韓岡主持的。府對外宣傳的水平連閻王殿都不如,如果沒有韓岡在外縱民間言論,一羣臣賊子,哪裡還能維持這麼好的名聲?

章惇點頭,韓岡的水平他還是放心的,何況他自己手底下也有一班人馬,加上福建商會的財力支持,縱一下報紙上輿論方向,並非什麼難事。

他對韓岡說道:“整件案子差不多都明白了。就剩那槍手了,不知丁兆蘭能不能將他擒拿歸案。”

韓岡道:“靠他可不夠。”

在偌大的開封城中,去搜捕一個人,丁兆蘭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得了的。

章惇向韓岡徵求意見:“展熊飛一向做得不錯,可以讓他總掌此事,軍巡院、行人司暫且配合他。”

韓岡顧慮道:“可他的脾氣就是太差了一點,階也不夠,不住人。軍巡院人數最多,行人司耳目最廣,至於快班,名氣不小,但終究是人。”

Advertisement

“快班的刑警,軍巡院的巡警,行人司的國安,這麼大的衙門,加起來五六千人,他是管不來,可只是一時嘛。”

“也好。”韓岡沉了一下,點頭道,“誰用心誰不用心,這一次的事上就能看得出來了。”

“希軍巡院能賣力點——就數他們人最多,別真的日後只能指揮通了。”章惇笑說著,咂了一下,也不知什麼時候,通的詞義就開始發生改變了,“通,通,明明是往來通,卻變了運輸之意了。”

“時過境遷。”韓岡道,“本來就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什麼不能變?”

章惇笑道,“每次聽見你說什麼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既不是春秋、戰國,也不是南北、五代,百多年的太平年景,總覺得對不上。”

“過去不過是蝸角之爭,爭來爭去還是在蝸角之上。但這一回,天地不知要開闊多了。”

章惇也只是說說而已。

如今的天下,各種各樣的機、發明層出不窮,幾千年前刀耕火種,再之後牛耕用了三千年,但馬上就可以用機耕地了。

三日下江南,四日至隴西,五天就能將萬餘大軍送到河北邊境上,這是鐵路。蒸汽船一出,三天就能登陸倭國,一月不到就能歷經南洋、天竺,直抵大食。還有天上的飛船,裝了蒸汽機帶的槳葉,更可以超山越海,走遍天下了。

過去幾千年的爭鬥都是在黃河、長江這一片地上,號稱天下,其實正如韓岡所言,不過是蝸角而已,但再往後,就是整個世界了。

想起這變化,章惇嘆息起來,“也不知能不能看得見玉昆你說的飛天遁地,一日千里的那一天了。”

Advertisement

韓岡立刻說:“你我有足夠的時間看得見。”

章惇搖搖頭,“也就只剩下一二十年罷了。”

韓岡道:“只看老尊翁如今的康健,子厚兄何談只有一二十年?”

當年韓岡見章俞,才十八歲,章俞已經是須發皤然,如今韓岡就要做祖父了,章俞還是康健,面紅潤,而且每天還能倚紅偎翠。從這一點上,章惇、韓岡都不如他自在。

“那就謝玉昆吉言了。”章惇說著,臉一變,登時轉得殺氣騰騰,“這一樁案子,是我這邊出了子,現在要收拾,還得靠玉昆你盡力配合了。”

韓岡點頭,“子厚兄放心,你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岡自當盡力而爲。”

章惇滿面殺氣,“若是有人還想渾水魚,莫怪我把他們當魚一起掛在鉤子上。”

韓岡道:“現在應該都收手了。看風就是他們明哲保的手段。”

“看風?”章惇冷笑道,“我會問問他們,聽過‘樹靜而風不止’這一句沒有。想明哲保,哪有那麼便宜!”

韓岡淡然道:“是該打理一下累贅了,也好輕上路。”

章惇點頭,他和韓岡的計劃還很長遠,要出遠門,肯定要整理一下上的行裝。

“趙爵怎麼置?”章惇又問韓岡。

“子厚兄你自己決定吧。”

韓岡搖了一下頭,表示他不打算手章惇清理門戶的事,也沒心管。

“也好。”章惇點頭,“會給玉昆你一個代的。”

不論趙爵到底是不是投效了他人,只是行人司做下的這麼多錯事,章惇就必須對同列有一個代。

……

趙爵此刻正瞪著紅的雙眼,熊熊怒火,燒向在他面前戰戰兢兢,回報噩耗的手下。

“到底是誰把那四人的首挖出來的,都一整天了,什麼都沒查到?!”

“還要等?十六七個時辰了,還要我等多久?”

“這一天來,你們查到什麼了?說啊!”

“一點都沒有吧。”

“一羣豬!你們都是豬!”

“安排開槍說萬無一失,對付一個監生說萬無一失,只是埋四個人還是說萬無一失。你們哪件事辦好了?!”

“開槍殺了人,置一個監生給弄出炸,埋人竟然還埋到了汴河上,你們怎麼不上天啊!”

“報紙上都在報道了,你們以爲還有多久?再過幾天,那羣記者就能鑽到我的眼皮底下來!”

“整天充能人,現在就低著頭了。怎麼不是說話,說啊,平常不是很能說嗎!?”

“一羣廢!”

“養你們一點用都沒有。養豬還能吃,養你們只能跟著你們吃屎。連豬都不如的廢!”

“還站在這裡做什麼,還不快去查!”

“滾!”

一頓罵,下屬狼狽而出,趙爵氣坐了下來,痛罵一頓,竟然出了一的熱汗。

了一陣,連喝了四杯涼湯,趙爵額頭上的青筋漸漸平復了下去,心中的惶恐卻又涌了上來。

殺人滅口在行人司中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但殺自己人滅口可是趙爵的第一回。

行人司中對此不滿的絕非數。

但只要這一關能撐過去,誰管手底下的人滿意還是不滿意。

可是,這一關到底怎麼撐過去,趙爵還一無所知。

天化日之下,在落汴水中的馬車裡撈出了四。這一條新聞,都已經上了報紙,甚至可以說轟了京師。

更讓趙爵恐懼的是,這四個人的份已經暴了,報紙上對此雖然還沒刊載,但流言已經在傳了。

如果不能及早把事查明,應付過兩位相公,自己這個行人司提舉,可就做到頭了。

要是殺人滅口的事也流傳出去,就不是行人司提舉做到頭的問題了,而是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得住。

趙爵是行人司提舉。

他姓趙,而且是天水趙氏在涿郡的一脈。他的份,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也可以說是不是。

他出於保州,又姓趙,卻沒有到敦宗院的好

保州敦宗院是翼祖皇帝——太祖的祖父——趙敬留下的後裔,依然可以算是皇親,也有朝廷頒給的昭穆字輩。

這已經是最疏遠的一支皇族子孫,一房才能出兩三人爲。比起太祖、太宗、魏王的後代,差到不知哪裡去了。

而趙爵還是更早從帝系分離出來的一支,據其自稱,乃是僖祖趙朓——太祖的高祖父——的後人。

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只能勉強說兩百年前是一家。

不過在過去,只要有些才幹,姓趙的升速度都要比同列快那麼一點。尤其是並非玉版列名的宗室之,沒有什麼避忌,就更好擔任實職了。

趙爵雖然沒有一個出,但他就是依靠姓趙的緣故,晉升速度竟然不慢,可是等到都堂立,趙爵又立刻絕口不提他曾經津津樂道的親緣關係,彷彿只是單純姓趙罷了——要不是告不方便改,他都想改走姓了,好好做一條走狗。

以天家宗族的份,能爲宰相的心腹,這是趙爵最引以爲傲的地方。

但一條狗若不能爲主人看家護院,捕鼠捉兔,將會是什麼樣的下場?丟進鍋裡熬上一鍋好湯吧?

趙爵決然不想落到這樣的境地。

必須儘快讓相公覺得自己還有用,並不是只剩下殺來吃喝湯的用途了。

他站起來,在寬敞的公廳中來回走

最爲要的就是把責任丟出去。

趙爵攥著拳頭。

行人司又不是他的,甚至行人司部的員都不是全都聽他管,有什麼責任不能推?只要相公能夠諒他的難,那事就好辦了。

趙爵突然心頭一陣火起。

也正是因爲行人司裡面的事,他不能完全說了算,否則哪裡有這幾天的事?一個兩個盡捅婁子,完全是平時沒有教導好的緣故。

要是全都聽話教,一切聽從自己的吩咐。

殺人怎麼會弄出一支線膛槍,滅口怎麼會弄出了炸,埋人盡然還能埋進了汴水裡。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可是相公們就是不肯讓他統管行人司,總是要把沙子摻進來。

那些沙子,就是這幾天犯下大錯的一幫人的主。儘管他們辦的只是開槍那一樁事,後續的幾件事都是趙爵主持,但要不是前面捅了大簍子,何至於還有後面的這一系列事端?

行人司有一部分,並非趙爵能夠完全管轄,雖歸屬於行人司,不過因爲他們所擔任的任務,可以直接將報上報給更上面。一旦有了越級通的渠道,想要維持正常的上下級的關係就很難了。

行人司尋常所做的不過是到耳目,刺探消息。而那一部分員,即使是趙爵都不是很清楚他們在做什麼。只知道他們正在僞裝份,到聯絡那些潛在的皇帝的支持者。

皇帝雖然還不,但終究還是趙家的脈,還有一重皇帝的份,那就是意味著正統,不論宰相們如何權勢滔天,終歸不是名正言順。聖人都教導過忠孝二字,宰相們難道還能大過聖人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