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二百七十章 萬險千難終出城 (補全!)

《一品仵作》 第二百七十章 萬險千難終出城 (補全!)

……

回想起來,此生最灑開懷的日子莫過於那些年,那些年皇位不知在他們上被推翻了幾回,可也隻是過過癮,盡管沒因此事去自領軍

那時誰能想得到,曾經不江山的如今要反,曾經揚言要反的如今卻要從龍,世事變遷竟如此錐心刺骨。

可又怎忍苛責?原本隻求守疆衛國,而今要謀江山帝位,心裡最苦的人恐怕就是大將軍了。

“大將軍,末將走了,您……保重!”千言萬語化一句珍重,侯天一頭磕在城門外的青石上,咬牙灑淚,久久難起。

“大將軍,俺……俺沒啥好說的!”盧景山扭臉抱拳跪著,愧見舊帥,但去意已絕。

沒啥好說的,能說啥?說在他心裡,這輩子隻認一個大帥,那就是大將軍?可說這話有啥用,他還是要走。

他此生視大將軍為帥,卻也是他人眼中的將軍。他還活著,這輩子興許還有機會可還大將軍的知遇之恩,但當年那些喊他陌長的新兵卻已埋骨大漠,恤銀兩之恩不能還報,唯有他來替他們還,此乃男兒在世應有的擔當。所以,他要留在水師,隨聖上南下,哪怕此刻與大將軍為敵,哪怕過江之後今生老死江南,再難相見。

盧景山俯拜別元修,頭向城門,失聲灑淚,難以說出那句假如。

假如,此生能再回江北……

但這句假如他終究沒有說出來,人生哪能那麼如意,新帥舊帥之恩都能報?

當初說要反了江山,如今卻要追隨聖上……大將軍,終究是末將負了您!

“……大將軍,老海他們想跟著您,午時卸甲出營,奔著您往盛京城趕來,途中遇上了胡人,老海和幾個兄弟……戰死飛橋之上……還有幾個兄弟現在在驍騎營裡。”如若非要說些什麼,這便是他的臨別之言。

Advertisement

盧景山一拳捶在地上,失聲痛哭,漫漫長風拂過城門外幾個伏拜的兒郎,腥氣掩不住鹹

元修眉宇間冷肅不化,目鐵石一般,風裡卻添了幾道細不可聞的碎裂之聲,幾滴新自拳裡淌下,月下艷紅刺目,卻不及長弓之上的道道裂痕目驚心。

元修生生握碎了長弓,卻麵不改,隻是著城門外那跪拜的人影,任掌心淌不止。

“滾吧!”不知過了多久,一道慍怒之聲打破了沉寂,元修絕然轉,不願再看城門。

城門外泣音不止反重,恍惚間時回轉,再回到從前。

他們皆是爽直的漢子,有話憋著不痛快,寧願挨軍也要說出來,因上沒輕沒重,議論朝事時常太過,大將軍沒罰他們軍,時日久了,一吐為快之後,不必大將軍開口,他們便自覺地領軍去了。隻是誰也不是鐵打的子,這軍挨一下是一下,他們也知道大將軍捨不得重罰,因此幾回之後便生了油之心,試著討價還價。

“得得得,末將去領軍,您說領多?”

“屢懲不改,杖斃吧!”

“啊?那還不如殺頭呢,好歹腰和屁是全的,到了曹地府也好娶個媳婦,生個小鬼兒不是?”

“……”

“哎,大將軍,您還沒說這軍法咋領呢。”

“滾吧你們!”

盧景山和侯天等人抬起頭來,著那已被熱淚糊住了的人影,那人影看似決絕,風裡卻似乎又添了幾分鹹之氣。

“大將軍……”這一聲的艱難猶如鈍刀割,幾個西北漢子重重磕了個頭,這是臨別前最後一拜,也是一生中最後一拜。

步惜歡輕輕抬了抬手,無聲示意——出城!

林軍拾刀上馬,水般後退,安靜而有序。

Advertisement

方纔兩軍戰,戰馬有所死傷,驚,混之中不知跑去了何,李朝榮將他的戰馬牽來步惜歡邊,步惜歡剛要上馬,忽聞一聲長嘶!

嘶聲如雷,驚破了城門口的沉寂,萬軍回首抬頭之時已聞馬蹄聲,隻見城火勢未休,彤彤火映紅了馬鬃,那駿馬似從火海中來,雪鬃飛舞如狂,初聞嘶聲時尚在長街盡,待萬軍定睛之時已能形!

好快!

萬軍屏息,唯有步惜歡一笑,長掠而去,“來得真是時候!”

見男子縱而來,那神駒竟不停蹄,待步惜歡穩穩坐在馬背上,一人一馬已從西北騎一側馳過,一陣風似的到了城門口,林軍急讓路,誰也沒看清那一人一馬出城的影,隻約聽見一句低語,勝江南煙雨,懷盡一生摯

不見了,我們去尋可好?”

那聲音隨風傳進城中,元修始終沒有回頭,聽著人退去,愈漸遠離,巍巍皇城隻剩下狼煙火海,後空的,彷彿忽然隻餘風聲。那風聲吹得人脊背生寒,五臟皆空,彷彿一把刀子,穿刺骨,不見傷痕,卻鮮淋漓。

鏗鏘一聲,長弓落地,碎作兩截,元修一口噴出,踉蹌而倒。

“大將軍!”孟三眼疾手快,趁著親衛們將人扶住時,趕忙從出藥來。大將軍今日在城門下便傷,剛剛與聖上手,分神救老將軍,雖早用力護住了五臟經脈,但心脈留有痼疾,恐怕還是傷,撐到現在,實屬強撐了。

孟三將藥倒出便想服侍元修服下,元修卻拂袖一掃,藥瓶滾出之際,他忽然縱上馬,戰馬原地一踏,藥瓶生生碎於馬蹄之下,元修看也沒看一眼便策馬而去。

Advertisement

此藥出自巫瑾之手,元修不肯用也不奇怪,但孟三仍然心疼得想罵娘,見元修往城去了,趕忙上馬率親衛軍急追而去。

但沒追多久便看見元修勒馬停了下來,前方趕來數百殘兵,押著一名中箭傷的子。

傷,被衛軍一路拖行,已然渾,奄奄一息。

率數百殘軍跪地請罪之人是個年輕的小將,元修坐在馬上,目剛落在姚蕙青上,那小將便能會意,忙命人將姚蕙青架住,將的臉抬了起來。

月當空,長風寒煞,男子兩袖翻卷著向天潑去,劈風斬月一般,眉宇間英氣如舊,卻比舊日煞人。許多年後,再想起這夜,隻模糊地記得他居高臨下的冷淡目,深潭般波瀾不興的眼眸,和一句涼薄的話語。

“關起來。”

“是!”那小將道聲遵令,見元修策馬離去,緩緩鬆了口氣。

看來,命是保住了……

這時,卻聽一道命令隨著遠去的馬蹄聲傳來,“傳文武百進宮,命西北軍駐軍將領趙良義、驍騎營諸將同西北軍舊部進城!你也一起來。”

那小將愣了半晌才聽出“你”指的是何人,不由抬頭向元修策馬離去的背影,眼底迸出狂喜之

“是!”

風起城下,火勢未休,盛京的夜還長……

大興元隆二十年,三月三十日。

晨時,江北水師觀兵大典,水師都督忽被道破份,遼帝當眾求娶,元隆帝軍前立後,二帝相爭,舉朝震驚。

午時,元謙謀反,元隆帝奪宮,遼帝趁劫後出城,不知去向。

是夜,元修謀反,大火焚城,元隆帝棄半壁江山而去,留下了墻塌半壁的皇城。

盛京皇城,城墻高三丈,自高祖皇帝建都之後,屹立六百年不倒,這夜卻被三箭震塌了半壁,那漫天大火和墻塌之聲猶如天火春雷,在天亮之後驚了天下。

許多年後,當城墻再起,天下人仍能從那燒黑的青瓦上找到幾許慘烈的痕跡,卻不知觀音廟下還埋著一道墻,為磚,英骨為瓦,不見天日,不青史,永不被世人所知……

------題外話------

出城這段已經補全,送八千,不是愚人節的玩笑,o(n_n)o

今天止調戲,所有言論,所有行為,一律不信。

表白的請帶花,拍磚的請帶磚,請我吃飯的請人到卡到!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一品仵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